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 官員出書為政府支招應對媒體</p><p> 近日,新華出版社出版發(fā)行《輿論引導藝術――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一書,該書作者任賢良曾任新華社記者和新華社陜西分社社長,從事新聞采編工作15年。后任陜西省廣播電影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負責媒體管理工作,并參與多次突發(fā)性事件的處理。 </p><p> 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和管理實踐,任賢良在書中闡
2、述了面對多種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各級黨政領導該如何處理突發(fā)性事件,搶占輿論制高點,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并對新聞采訪團的接待、引導都市類媒體融入主旋律、使負面事件產生正面效果的宣傳策略等細節(jié)問題進行了具體剖析。 </p><p> 作者對近年來發(fā)生的在突發(fā)事件中,政府處理媒體關系的具體案例進行的分析和總結貫穿全書。其中既包括“平陸事件”負面事件產生正面效果、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直面公眾處理出租車罷運事件等輿論引導的正
3、面案例;也包括華南虎照事件、山西尾礦庫特大潰壩事件等輿論引導的負面事件。 </p><p> 任賢良表示,過去長期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媒體基本上可以做到輿論一律,政府可以通過行政手段管住所有媒體。然而,隨著現在媒體環(huán)境和傳媒結構的變化,特別是互聯網、手機媒體的出現,如何很好面對媒體,將是對黨政領導執(zhí)政能力的極大考驗。 </p><p><b> 話語權異位 </b>
4、;</p><p> “新聞報道的時間界限、空間界限、屬性界限等,都被打破了,對于一些新聞資源和新聞事件,根本無法封堵。堵得住地方媒體,堵不住中央媒體;堵得住國內媒體,堵不住境外媒體;堵得住傳統(tǒng)媒體,堵不住新興媒體?!比钨t良在發(fā)表于《紅旗文稿》的《領導干部如何面對媒體》―文中表示。 </p><p> 計劃經濟體制下,內地媒體基本都是黨報黨刊和政府辦的媒體,屬于行政撥款的事業(yè)單位,“帽
5、子、票子”都由黨和政府支配。媒體按照國家行政系統(tǒng)組織管理,歸于地方黨委和政府的行政體制內。 </p><p>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黨和政府完全可以掌控媒體,只要一聲令下,就可以基本做到“輿論一律”。媒體成為黨和政府的傳聲筒或者噤聲。 </p><p> 改革開放后,媒體走向了市場化,除了黨報黨刊外,都市類媒體異軍突起,逐漸成為市場主導。特別是網絡媒體、手機媒體等新興媒體的迅猛發(fā)展,沖擊
6、著傳統(tǒng)的傳播格局和媒體管理方式。 </p><p> 網絡媒體成為中共新聞管理工作中的難點。出現“處處是媒體,人人是記者”的情況。從近來發(fā)生的眾多網絡反腐事件,以及突發(fā)性事件的報道來看,網絡媒體逐漸掌握了話語權,使黨和政府控制下的媒體在噤聲中尷尬不堪。 </p><p> 在這種情況下,當一些矛盾和問題出現時,政府官員就被直接推到了媒體面前。而一些官員們顯然還沒有習慣當前的媒體生態(tài),當
7、突發(fā)性事件或負面報道出現時,仍舊采取以往“圍追堵截”的方式,或者隱瞞不報、搪塞推脫。 </p><p> 這些官員在媒體前的狼狽姿態(tài)經過媒體的話題炒作,呈現了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雷人、雷語”。任賢良表示,這進而使得突發(fā)事件、負面事件成為新聞事件,為事件的處理增加了難度,“將社會情緒積聚為潰壩能量,引發(fā)更大的社會沖突”。 </p><p> 2009年底,一篇名為《媒體總結09年官員“雷
8、人語錄”》的文章在網上盛傳,對2009年官員回應媒體采訪的“驚人之語”進行了總結和排名。2009年6月,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欄目,對鄭州市一塊經濟適用房用地被開發(fā)商建成連體別墅和樓中樓一事對鄭州市規(guī)劃局副局長逯軍進行采訪,面對記者提問,他的一句“你是準備替黨說話,還是準備替老百姓說話”被“封”為當年官員“雷人語錄”之冠。 </p><p> 此外,天津市政管理局規(guī)費處副處長劉某的“這個事我不好細
9、說”,某省政協官員就官員財產公示制度接受記者采訪表示“為什么不公布老百姓財產”,湖北省應城市政府門戶網站“市長信箱”對群眾反映市內有段人行道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回復“我辦沒時間跟你閑扯”等均入選該“雷人語錄”。 </p><p> 日前,人民網輿情檢測室梳理出“2010年第一季度十大輿情熱點事件”,四川巴中“全裸”鄉(xiāng)政府,河南睢縣“茶杯門”事件,廣西煙草局長“香煙日記”,山西地震謠言,山東新泰選拔23歲副局長等事件榜
10、上有名。 </p><p>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統(tǒng)計報告,截至2009年12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3.84億,網絡的崛起使得輿論監(jiān)督有了一定的發(fā)揮空間,官員過去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被網絡媒體拉下了神壇。 </p><p> 任賢良表示,由于過去計劃經濟體制造成一些官員在媒體面前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也沒有面對媒體的知識,當有些突發(fā)性事件來臨時,不知如何處理。特別是市場化媒體逐漸掌握話語權,網
11、絡媒體的影響逐漸壯大,一些官員對媒體也會產生懼怕,就能躲就躲,能遮蓋就遮蓋,不愿對媒體多說話。 </p><p><b> 搶占輿論高地 </b></p><p> 2010年3月,中宣部在北京舉辦第一期縣委宣傳部長培訓班,劉云山在同培訓班學員座談時強調,要把輿論引導的任務落實到基層,善待媒體、善用媒體、善管媒體,支持媒體采訪報道,正確對待輿論監(jiān)督,提高同新聞媒體
12、打交道的能力。 </p><p> 官員同新聞媒體打交道的能力成為其執(zhí)政能力的極大考驗,中共中央領導層也在多種場合多次表示領導干部要把提高輿論引導能力放在重要位置。2009年3月中央黨校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習近平就強調,領導干部要“提高同新聞媒體打交道的能力,要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guī)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系,自覺接受輿論監(jiān)督”。 </p><p> 任賢良在書中表示,“
13、在特別事件輿論引導過程中,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干部,一定要擺脫以往的被動局面,不僅要指揮協調主流媒體在第一時間,發(fā)出第一聲,而且要發(fā)好第一聲,搶占輿論制高點,形成并不斷強化首聲效應,牢牢占領引導新聞輿論的主導地位,通過新聞輿論,有效引導社會輿論。” </p><p> 在眾多錯誤對待媒體的教訓之下,顯然,中共已經深諳及時搶占輿論先機之道?!??28”山西王家?guī)X礦難,不同于以往對礦難事件的遮蓋瞞報,此次官方媒體動
14、用巨大力量采取了密集、不間斷的報道,當115名被困井下八天八夜的礦工成功獲救后,被官方媒體統(tǒng)一口徑定調為“黨和政府領導下的奇跡”。 </p><p> 據蘋果日報報道,“縱觀新華社等喉舌媒體在礦難成功施救后所刊文章,不乏官樣之作:某某迅速安排急救事項、某某作出重要指示全力搜救、某某赴現場指揮搶險救災等等;央視的新聞聯播更直言‘是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決策,創(chuàng)造了這場世界救援史上的奇跡’?!?</p>
15、<p> 更有甚者,日前媒體稱,以王家?guī)X礦難為題材的影片正在研討劇本,將作為國慶獻禮的重點主題,山西電影制片廠預計投資千萬制作,暫定名為《八天八夜》。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坊間的強烈批評和反對,而最終被放棄。 </p><p> 任賢良介紹,該書中還強調了各級黨委、政府要建立新聞發(fā)言人制度,培訓新聞發(fā)言人。此外,要讓黨政干部了解新聞媒體的采編運作情況,做到知己知彼,善待記者,善待媒體,善用媒體,與媒體
16、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耙滥男┟襟w是權威的,哪些記者是資深的,以更好地對本部門(工作)進行推介。包括書中還談到了怎樣接待新聞采訪團,怎樣召開新聞發(fā)布會?!?</p><p> 通過媒體展現和塑造領導形象也成為該書中的一個重點。這一點也被溫家寶總理加以踐行。2009年7月,溫家寶赴山西考察,在同煤集團塔山礦井與礦工共進午餐;2008年汶川地震后,溫家寶第一時間抵達震區(qū),用沙啞哽咽的嗓音向受災群眾喊話,親民形象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書“抗霾”的環(huán)保官員
- 如何應對小兒春季咳嗽 康美健康支招
- 現階段我國政府官員與網絡媒體關系研究.pdf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政府官員媒介素養(yǎng)的構成與提升.pdf
- 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媒體管理研究.pdf
- 政府官員問責制初探.pdf
- 新媒體時代政府網絡輿情應對與引導研究
- 地方政府應對自媒體網絡輿情能力研究.pdf
- 新媒體時代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研究.pdf
- 轉型國家需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
- 自媒體環(huán)境下政府應對網絡輿論的策略研究.pdf
- 新媒體時代政府網絡輿情應對與引導研究.pdf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研究.pdf
- 59766.新媒體環(huán)境下突發(fā)事件中的政府應對
- 論憲政維度下的有限與有為政府.pdf
- 瑞士政府無為政策對圖書出口的暗推動
- 新媒體環(huán)境下地方政府應對網絡輿情的策略.pdf
- 自媒體時代政府應對網絡輿論的策略研究_2358.pdf
- 我國政府官員問責制研究.pdf
- 十三五背景下的“有為政府”建設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