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環(huán)芳烴化合物是一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苯并[α]芘作為其代表污染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高毒性和生物累積性等特征,在海洋環(huán)境中廣泛存在。本論文選用中國海洋大學微藻種質庫保存的7種常見餌料微藻為實驗材料。采用急性毒性的實驗方法,篩選能夠敏感指示海水中B[α]P污染的微藻;并結合流式細胞儀研究B[α]P對微藻形態(tài)的影響。根據(jù)生物標志物篩選的原則,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了B[α]P對微藻解毒代謝酶,抗氧化酶,DNA損傷等的影響。為探討B(tài)[α]P對
2、微藻的毒害作用和研究微藻解毒機理提供依據(jù)。所得結果如下:
1.不同微藻對B[α]P的耐受性不同:金藻門的湛江等鞭金藻和塔溪堤等鞭金藻對B[α]P非常敏感,耐受性差;綠藻門的亞心形扁藻和塔胞藻對B[α]P耐受性較高:硅藻門的牟氏角毛藻對B[α]P較敏感,而三角褐指藻與小新月菱形藻對B[α]P耐受性高。B[α]P對藻細胞生長的抑制作用存在種的差異性,相對來說,金藻類微藻對B[α]P更為敏感。
2.B[α]P對3種敏感性微
3、藻生長的抑制呈顯著的時間-劑量效應,其96 h半數(shù)效應濃度依次為:湛江等鞭金藻17.00μg/L,塔溪堤等鞭金藻25.18μg/L,牟氏角毛藻83.06μg/L。高濃度B[α]P脅迫96 h后,3種海洋微藻細胞體積和細胞內容物顆粒均有增加,而藻細胞葉綠素含量卻隨著B[α]P濃度的增加而降低。可見,B[α]P對微藻細胞形態(tài)及光合能力均能造成明顯影響,并可抑制藻細胞數(shù)量的增長。
3.低濃度B[α]P(0.5~18μg/L)脅迫下兩
4、種敏感性不同的微藻的解毒代謝酶(EROD、GST)和抗氧化酶(SOD、CAT)均表現(xiàn)出應激活性,但兩種海洋微藻的GPx活性未見顯著變化。EROD活性隨著B[α]P暴露濃度的增大和暴露時間的延長表現(xiàn)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其中三角褐指藻在暴露后期才出現(xiàn)降低,顯示三角褐指藻EROD酶活性比較高。GST活力均表現(xiàn)為隨著B[α]P暴露濃度的增人和暴露時間的延長而逐漸增大。敏感性湛江等鞭金藻SOD活力隨著B[α]P濃度的增加而提高,但是隨著時間的延
5、長B[α]P的誘導作用逐漸消失,表現(xiàn)出SOD活力的先升高后降低的總趨勢,其SOD活力最高時為助溶劑對照的1.90倍;CAT活力則表現(xiàn)為隨著B[α]P處理濃度的增加和處理時間的延長而增大,其CAT活力最高時為助溶劑對照的1.77倍;GPx活力無顯著變化。耐受性三角褐指藻SOD活力并無顯著變化,但基礎活力約是敏感性湛江等鞭金藻的4倍;其CAT活力變化與敏感藻相同,活力最高時為助溶劑對照的2.22倍;GPx活力無顯著變化。結果顯示耐受性的三角
6、褐指藻其解毒代謝酶和抗氧化酶活力比敏感性的湛江等鞭金藻要高。敏感性不同的微藻,其EROD、GST和CAT活力對B[α]P的脅迫都較敏感,均可作為指示海水中B[α]P污染的生物標志物。
4.在本實驗濃度范圍內(0.5~18μg/L),B[α]P對兩種敏感性不同的微藻的MDA含量和DNA損傷程度不同。三角褐指藻未觀察到明顯的脂質過氧化和DNA損傷,而湛江等鞭金藻其MDA含量和DNA損傷程度隨著B[α]P暴露濃度的增大和暴露時間的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苯并[α]芘對三角褐指藻毒性和生理的研究.pdf
- 苯并[α]芘對櫛孔扇貝生殖毒性機制的研究.pdf
- 土壤苯并[a]芘和菲疊加污染對蚯蚓的毒性效應研究.pdf
- 苯并[α]芘對櫛孔扇貝生殖毒性效應的研究.pdf
- 苯并[a]芘對奧尼羅非魚的生理生態(tài)效應.pdf
- TBBPA對海洋微藻毒性效應的研究.pdf
- 多齒圍沙蠶(PeriereisnuntiaSavigy)對苯并(a)芘的毒性響應.pdf
- 36233.鎘和苯并[a]芘對長江河口彈涂魚periophthalmusmodestus毒性效應的研究
-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并[a]芘對大鼠精子的聯(lián)合毒性研究.pdf
- 溢油對典型海洋微藻的生態(tài)毒性效應研究.pdf
-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并[a]芘對雄性大鼠的聯(lián)合生殖毒性研究.pdf
- 銅和鎘對兩種海洋微藻的毒性效應.pdf
- 石油烴對海洋微藻的毒性效應及其機理研究.pdf
- 苯并[a]芘神經毒性及其在腦組織中分布的研究.pdf
- 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和苯并[a]芘對大鼠睪丸支持細胞的聯(lián)合毒性研究.pdf
- 苯并[a]芘活化小膠質細胞致小鼠神經毒性的作用研究.pdf
- 苯并[a]芘對新生幼鼠神經行為發(fā)育的影響研究.pdf
- 苯并(a)芘對小鼠胚胎著床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pdf
- 苯并(a)芘對大鼠學習記憶相關基因的影響研究.pdf
- 苯并(a)芘、三丁基錫及其混合物對褐菖鲉的毒性效應.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