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3/10/e2d5fef7-62a2-44b5-a1d9-046b001ec351/e2d5fef7-62a2-44b5-a1d9-046b001ec351pic.jpg)
![十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7/3/10/e2d5fef7-62a2-44b5-a1d9-046b001ec351/e2d5fef7-62a2-44b5-a1d9-046b001ec351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十八章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信號轉導機制研究意義: 一、對發(fā)病機制的深入認識 二、為新的診斷和治療技術提供靶位,第一節(jié)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的主要類型,異??砂l(fā)生在分子的編碼基因,也可以發(fā)生在蛋白質合成直至細胞內降解的全部過程的各個層次和各個階段。,細胞信號轉導中的分子異常,信號轉導分子種類 功能變化 受體
2、 數目增加減少或缺如 結構異常導致親和力改變 轉導分子蛋白激酶、蛋白磷酸酶、接頭蛋白 活性改變、細胞定位改變、作用及GTP結合蛋白 、轉錄因子、骨架蛋白 調節(jié)方式穩(wěn)定性改變 效應相關分子 能量代謝酶類、細胞周期調節(jié)因子
3、 同上 核酸蛋白質合成體系分子 細胞存活凋亡調節(jié)效應分子 離子通道,,,一、 受體異常與疾?。―isorders of receptor in disease),受體?。╮eceptor disease): 因受體的數量、結構或調節(jié)功能變化,使之不能介導配體在靶細胞中應有的效應所引起的疾病。 可表現為受體下調(down regulation)(受體數量減少)或減敏(dese
4、nsitization) (靶細胞對配體刺激的反應性減弱或消失)。 亦可表現為受體上調(up regulation)或增敏(hypersensitivity),使靶細胞對配體的刺激反應過度。 二者均可導致細胞信號轉導障礙,進而影響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一) 遺傳性受體病,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familial hypercholesterolemia, FH)
5、 1.低密度脂蛋白受體(LDLR): 胞膜表面存在,LDL顆粒結合,并經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進入細胞。在胞內,受體與LDL解離,再回到細胞膜,而LDL則在溶酶體內降解并釋放出膽固醇。 人LDLR:160kD的糖蛋白(839個AA),其編碼基因位于19號染色體上。 2. 已發(fā)現LDL受體150多種突變,干擾受體代謝各個環(huán)節(jié) 按LDL受體突變的類型及分子機制分:
6、 ①受體合成受損: 由于上游外顯子及內含子的大片缺失使受體轉錄障礙; 基因重排造成閱讀框架移位,使編碼AA的密碼子變成終止密碼等,使之不能編碼正常的受體蛋白; ②細胞內轉運障礙: 受體前體滯留在高爾基體,不能轉變?yōu)槌墒斓氖荏w以及向細胞膜轉運受阻,受體在內質網內被降解;,③受體與配體結合力降低 由于編碼配體結合區(qū)的堿基缺失或突變,細胞膜表面的LDLR不能與LDL結合或結合力降低;
7、 ④受體內吞缺陷 因編碼受體胞漿區(qū)基因突變,與LDL結合的受體不能聚集成簇,或不能攜帶LDL進入細胞; ⑤受體再循環(huán)障礙 基因突變使內吞的受體不能在酸性pH下與LDL解離,受體在細胞內降解。 因LDL受體數量減少或功能異常,其對血漿LDL的清除能力降低,患者出生后血漿LDL含量即高于正常,發(fā)生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也顯著升高?;颊叨?/p>
8、于40~50歲發(fā)生冠心病。,(二)自身免疫性受體病,因體內產生抗受體的自身抗體而引起的疾病,可因刺激性抗體引起細胞對配體的反應性增強,或因阻斷性抗體干擾配體與受體的結合,導致細胞的反應性降低。重癥肌無力 神經肌肉間傳遞功能障礙的自身免疫病 機制:患者的胸腺上皮細胞及淋巴細胞內含有一種與Ach受體結構相似的物質,其可能作為自身抗原而引起胸腺產生抗Ach受體的抗體。 血清檢
9、測到抗Ach受體的抗體,含量與疾病嚴重程度呈平行關系。 抗 Ach受體抗體通過干擾Ach與受體的結合;或是加速受體的內吞與破壞,最終導致運動神經末梢釋放的Ach不能充分與運動終板上的Ach受體結合,使興奮從神經傳遞到肌肉的過程發(fā)生障礙,從而影響肌肉的收縮。,第二節(jié) G蛋白偶聯型受體異常與疾病,一、G蛋白偶聯受體與心血管疾病的關系 研究廣泛深入 G蛋白偶聯型受體:
10、 腎上腺素能受體Adrs 毒蕈堿性膽堿能受體Ms 對心臟功能重要。 藥物治療(阻斷劑)應用某些機制與此有關。,重要的心血管系統(tǒng)中的G蛋白偶聯性受體,(一)心肌肥大myocardial hypertrophy 成人心肌細胞數目不增,增加容量。 α 1-ARs、血管緊張素II受體和內皮素受體等與
11、G αq偶聯的受體,可激活MAPK家族成員ERK,將引起心肌細胞的擴增作用。 G αq和兒茶酚胺類藥物在心肌肥厚中起關鍵作用; 過去認為僅是代償反應,有利于心功能維持, 現認為G αq過表達引起心肌肥厚對心臟功能起負效應。,(二)心力衰竭 胞內AC降低,cAMP水平下降,心肌收縮功能不足。 去敏感;表面受體減少;受體與下游信號解偶聯 受體分子
12、 變化 受體分子 變化 β1-AR 數目減少,脫偶聯 GRK5 未研究 β2-AR 數目不變,脫偶聯 β-arrestin1,2 無變化 β-ARK1(GRK2) mRNA升高 Gαi 增加 活力增強 GR
13、K3 無變化 Gαq 不變,,,,,慢性長期兒茶酚胺刺激可導致β-AR表達下降,并使之失去對腎上腺素的敏感。GPCR激酶(GRK)有重要聯系。 人群β2-AR遺傳多態(tài)性與個體心臟對運動的耐受力有關。如Gs第四個跨膜區(qū)蘇氨酸被異亮氨酸替代(人群中),發(fā)生心力衰竭,存活率低于其他人,且運動能力低(心肌疾患危險人群),二、G蛋白偶聯受體
14、與腫瘤的關系,p21蛋白(小G,(Ras))與腫瘤的關系研究發(fā)現: p21蛋白能激活PLC,使IP3及DC增加,激活PKC,促進細胞增殖. ras基因第12位密碼子發(fā)生突變,p21蛋白失去水解GTP能力,導致PLC持續(xù)激活。 在30%的人腫瘤組織已發(fā)現有不同性質的ras基因突變,其中突變率較高的是Gly12、Gly13或Gln61。 例如,人膀胱癌細胞ras基因編碼序列第35位G突變?yōu)镃,相應
15、的Ras蛋白Gly12突變?yōu)槔i氨酸,使其處于持續(xù)激活狀態(tài)。,三、G蛋白偶聯受體與遺傳性疾病,1. Gαs基因突變與遺傳性疾病 編碼Gαs基因(GANS1) 第一例(1989年)假性甲狀旁腺素低下癥家系異常Gs蛋白: 第一個外顯子起始密碼ATG突變?yōu)镚TG,使Gαs翻譯合成是利用第二個ATG(60位),產生N端缺失59個AA殘基的異常Gαs。 對甲狀旁腺素無反應,部分GNAS1基因突變所導致的疾病,
16、R:Arg;W:Trp;Q:Gln,四、G蛋白偶聯受體與感染性疾病,信號傳導過程受到細菌外毒素的干擾,使受累細胞功能異常。(霍亂毒素、破傷風毒素、百日咳毒素)霍亂(cholera): 實質是細胞內cAMP含量急劇升高所致。霍亂毒素cholera toxin CT:A、B亞基組成 A亞基為CT的毒性部分,A、B結合無毒性作用,A亞基釋放才能發(fā)揮作用; 小腸粘膜上皮細胞膜表面的GM1是CT
17、的受體,CT的B亞基與膜上的GM1結合,釋放A亞基,進入細胞產生毒性作用。,病毒性感染性疾病與G蛋白偶聯受體的關系HIV感染中: 趨化因子受體CXCR4(屬G蛋白偶聯受體)是HIV進入CD4+細胞的輔受體; CCR5是HIV進入巨噬細胞的輔受體 當其缺失突變對HIV感染具有抵抗。,五、G蛋白偶聯受體與藥物成癮性疾病,嗎啡類藥物的鎮(zhèn)痛作用和成癮性是 通過G蛋白偶聯受體而完成其信號傳導過程
18、的。嗎啡成癮性: 嗎啡受體的去敏感性調控是其成癮性的主要機制。過去認為: 嗎啡耐受性是嗎啡受體去敏感所導致的受體功能喪失;最近研究表明: 亦與嗎啡受體的數目減少及 AC活化所引起磷酸化狀態(tài)持續(xù)有關; 神經細胞長期暴露于嗎啡中, 受體偶聯的G蛋白由原來以Gαi抑制效應為主導的信號轉變?yōu)橐訥βγ的刺激作用為主導的信號。 由于嗎啡受體偶聯的Gas蛋白過度活
19、化,導致AC活化所引起cAMP升高使磷酸化狀態(tài)持續(xù),會導致蛋白激酶系統(tǒng)的級聯活化(PKA、PKC、和GRKs等)。 嗎啡受體信號系統(tǒng)在長期暴露于信號后有極大的可塑性。,第三節(jié) 單次跨膜受體異常與疾病,癌基因產物是該類受體介導的信號傳導途徑中的重要分子。 此途徑多介導與細胞生長分化密切相關的細胞外信息,其突變往往會導致細胞生長過度或分化障礙,具體表現為遺傳性疾病和腫瘤等,一、單次跨膜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異
20、常相關遺傳病,(一)受體基因突變引起先天性糖尿?。òl(fā)生在αβ亞基),除單基因突變外,胰島素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易感性密切相關。,(二)遺傳性免疫缺陷病,Bruton’s綜合征(1952) -人類X染色體連鎖低γ球蛋白血癥(XLA) 體液免疫缺陷病 男性發(fā)病,表現為外周血成熟B細胞明顯減少,血清中幾乎測不到Ig。致病基因btk原因:B細胞分化阻斷
21、 單基因遺傳病,btk編碼胞漿中酪氨酸蛋白激酶Btk(Bruton’s tryosine kinase)基因突變 (406個家族發(fā)現303種堿基置換、缺失或插入突變)。 Btk參與B細胞抗原受體和一些作用于B細胞的細胞因子受體介導的信號傳導過程,突變導致B淋巴細胞發(fā)育不全,抗體產生障礙。,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聯合免疫缺陷?。璊AK3突變,二、單次跨膜受體與炎癥和應激反應,細胞應激反應: 對紫外線和放
22、射性照射、滲透壓改變、熱休克、蛋白質合成抑制;細菌毒素、化學物質等。 酪氨酸蛋白激酶在炎癥反應種具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 局部炎癥:動脈粥樣硬化、銀屑病 全身炎癥:敗血癥、敗血性休克 TPK活性升高報道 主要涉及信號是MAPK超家族成員--p38、JNK。,三、單次跨膜受體與腫瘤,(一)表達生長因子樣物質 例如,sis
23、癌基因的表達產物與PDGFβ鏈高度同源,int-2癌基因蛋白與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結構相似。 此類癌基因激活可使生長因子樣物質生成增多,以自分泌或旁分泌方式刺激細胞增殖。 在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骨肉瘤和纖維肉瘤中均可見sis基因異常(二)表達生長因子受體類蛋白 例如,erb-B癌基因編碼的變異型EGF受體,缺乏與配體結合的膜外區(qū),但在沒有EGF存在的條件下,就可持續(xù)激活下游的增殖信
24、號。 在人乳腺癌、肺癌、胰腺癌和卵巢腫瘤中已發(fā)現EGF受體的過度表達;在卵巢腫瘤亦可見PDGF受體高表達,且這些受體的表達與預后呈負相關。,(三)表達蛋白激酶類 例如,src癌基因產物具有較高的TPK活性,在某些腫瘤中其表達增加,可催化下游信號轉導分子的酪氨酸磷酸化,促進細胞異常增殖。 此外,還使糖酵解酶磷酸化,糖酵解酶活性增加,糖酵解增強是腫瘤細胞的代謝特點之一。
25、 mos、raf癌基因編碼絲/蘇氨酸蛋白激酶類產物,其可促進MAPK磷酸化,進而促進核內癌基因表達。(四)表達核內蛋白類 某些癌基因如myc、fos、jun的表達產物位于核內,能與DNA結合,具有直接調節(jié)轉錄活性的轉錄因子樣作用。 過度表達的癌基因可引起腫瘤發(fā)生,如高表達的jun蛋白與fos蛋白與DNA上的AP-1位點結合,激活基因轉錄,促進腫瘤發(fā)生。,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的關系已有一些初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 十八章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
- 細胞信號轉導與疾病
- 細胞信號轉導與疾病
- 細胞信號轉導
- 病理生理學細胞信號轉導與疾病
- 細胞信號轉導基礎
- 第十一章細胞信號轉導與疾病cellularsignal
- 細胞信號轉導異常與疾病中山醫(yī)學院病理生理
- 細胞信號轉導的分子機制
- 細胞信號轉導05腫瘤學基礎碩士
- 細胞生物學--細胞信號轉導與信號傳遞系統(tǒng)
- 細胞信號轉導復雜系統(tǒng)仿真與評估研究.pdf
- MicroRNAs對細胞信號轉導調控的研究.pdf
- 第八章細胞信號轉導講稿
- 細胞信號轉導練習題四套題
- 細胞通訊與信號轉導
- 細胞信號轉到與疾病
- 喉癌細胞信號轉導干預治療的實驗研究.pdf
- 激活態(tài)雪旺細胞信號轉導通路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