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第四章-護理教學的心理學基礎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8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第四章 護理教學的心理學基礎,,2,教學目的與要求,1、掌握各種學習理論的代表人物及各組主要觀點。2、了解學習的分類與教學。3、掌握影響學習的內部因素。4、了解影響學習的外部因素。,3,學習現(xiàn)象非常普遍。小鳥學飛,小孩學步,狗聽到鈴聲分泌唾液,嬰兒聽到媽媽說“bye-bye”時會搖動小手,小學生聽到“9乘8”時馬上會說出“72”等是學習;小學生認識到乘法就是連續(xù)相加,猩猩突然明白將兩條短棍接在一起可以獲取香蕉,一個六年

2、級學生發(fā)現(xiàn)了一種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等也都是學習。,學習理論,4,意義: 幫助人們理解什么是學習,解釋和說明在教與學相互作用后個體行為的變化或經驗獲得的心理過程,認識學習過程的心理機制、影響因素和發(fā)生條件,從而指導護理教學,特別是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學習和教師如何有效地指導和適應學生的學習。,5,護理教學的心理學基礎,第一節(jié) 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第二節(jié) 學習的分類與教學第三節(jié) 影響學習的內部因素第四

3、節(jié) 影響學習的外部因素,6,第一節(jié) 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認知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社會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7,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理論的主要代表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桑代克的試誤學說斯金納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說,8,,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后天習得的,環(huán)境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無論是正常的行為還

4、是病態(tài)的行為都是經過學習而獲得的,也可以通過學習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認為查明了環(huán)境刺激與行為反應之間的規(guī)律性關系,就能根據刺激預知反應,或根據反應推斷刺激,達到預測并控制動物和人的行為的目的。,9,(一)桑代克(Thorndike)的學習理論,,,,,,,心理學史上第一個用動物實驗研究學習的人。,10,貓的學習曲線,時間 次數(shù),,,,,,,,,,,

5、,,,,11,桑代克試誤學習理論,個體的學習是一種漸進的、反復試誤的過程,使剌激情境與正確反應之間形成聯(lián)結。學習過程是漸進的“嘗試與錯誤”直至最后成功的過程----試誤說,12,桑代克試誤學習三條定律,準備律 (law of readiness)練習律 (law of exercise)效果律 (law of effect),,13,準備律(law of readiness),學習者在學習開始時的預備定勢,包括三種狀態(tài):學習者有準

6、備而給以活動時就感到滿意、有準備而未給以活動則感到煩惱,無準備而強制活動也感到煩惱。,14,練習律(law of exercise),由應用律和失用律組成。應用律:一個習得的刺激與反應的聯(lián)結如加以應用,這個聯(lián)結就牢固。失用律:反之,這個聯(lián)結的力量就會減弱。,15,效果律(law of effect),指刺激-反應聯(lián)結受反應結果的影響。如果反應導致滿意的結果,聯(lián)結可增強;如果反應導致煩惱的結果,聯(lián)結就會削弱。,,16,,桑代克的學

7、習理論指導了大量的教育實踐,有效率指導人們使用一些具體獎勵,鼓勵學生學習;練習律指導人們通過重復練習,鞏固學習成果。但桑代克的學習理論的缺陷在于過于簡化了學習過程的性質,這是由于歷史的局限造成的。,17,(二)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學說,諾貝爾獎金獲得者、俄國生理學家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1870-1932)是最早提出經典性條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現(xiàn)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對食物的一種反應特征

8、。他的實驗方法是,把食物顯示給狗,并測量其唾液分泌。,18,,他在研究消化現(xiàn)象時,觀察了狗的唾液分泌,發(fā)現(xiàn)引起動物唾液分泌活動的刺激有兩類。 一類是動物胃內或嘴里的食物,這種反應是本能固有的。他把食物稱為無條件刺激,把所引起的反射性唾液分泌稱為無條件反應。,19,,另一類是伴隨食物同時呈現(xiàn)的其他事物。他將鈴聲、燈光等與食物配對,經過都次嘗試后,發(fā)現(xiàn)單獨呈現(xiàn)燈光與鈴聲而不提供食物,也能引起狗的唾液分泌。在這種情況下,鈴聲或燈

9、光就成了條件刺激,由條件刺激引發(fā)的唾液分泌就是條件反射。由此可見,條件反射僅僅是由于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配對呈現(xiàn)的結果。,20,巴甫洛夫的經典條件反射理論,1、食物 (US) 唾液分泌 (UR)2、聲音 (NS) +食物 (US) 唾液分泌 (UR)3、聲音 (CS) 唾液分泌 (CR),,,,21,1、食物 (US) 唾液分泌 (UR)2、聲音 (NS)

10、+食物 (US) 唾液分泌 (UR)3、聲音 (CS) 唾液分泌 (CR),,,,US=無條件刺激UR=無條件反應NS=中性刺激CS=條件刺激CR=條件反應,S—R,22,巴甫洛夫學習定律,習得律(acquisition)消退律(extinction)泛化律(generalization)辯別律(discrimination),23,,習得律:指條件刺激和無條件刺激配對呈現(xiàn),可建立條

11、件反射。消退律:指條件刺激多次重復出現(xiàn)而不伴隨無條件刺激,條件反射會逐漸減弱以致消失。但這種消失并非永久性的,它只是一種習慣的鈍化,過段時間后,會自發(fā)恢復。,24,,泛化律:指一種條件反射一旦建立,也可由其他類似原來條件刺激的刺激引發(fā)。一般而言,刺激與原條件越相似,引發(fā)條件反射的可能性越大,發(fā)生的條件反射的強度越強。辨別律:指提供辨別學習后,有機體可有選擇地對某些刺激做出反應,而不對其他刺激做出反應。辨別是與泛化相反的過程。,25

12、,,巴甫洛夫把比較精確和客觀的方法引入動物學習的研究,把心理與生理統(tǒng)一起來,從而對高級心理活動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26,27,(三)斯金納(Skinner ) 的操作性條件作用學習理論,1904--1999,28,操作條件反射:斯金納式條件反射??梢园资髮W會按壓杠桿以獲得食丸為例。,29,1、兩種類型的學習,應答性行為(respondent behavior) 對已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應;不隨意性(經典條件反射)操作性行為(op

13、erant behavior)有機體主動作用于環(huán)境習得的反應;自發(fā)性行為,30,經典條件反射與操作性條件反射,經典條件反射刺激 反應操作性條件反射行為 刺激能使反應出現(xiàn)的頻率增加的刺激即為強化物,這一過程稱為強化過程,,,,31,(1)強化的類型強化(reinforcement)指提高有機體反應概率的任何事件 正強化:通過呈現(xiàn)某種剌激增強反應的概率負強化:通過中止某種剌激增強反應的概率

14、,2、強化理論,32,【負強化舉例1----鬧鐘的作用】 如果你早上醒來時發(fā)現(xiàn)比鬧鐘設定的時間早幾秒鐘,你往往會先去關閉鬧鐘,以防止它鬧起來。在鬧鐘響起來之前就醒來實際上就是負強化作用的影響。,在這個例子中,[鬧鐘]是負強化物,[醒來]是正性行為。你是在以前的經驗中學會了在鬧鐘響起來之前就醒來,因為你不喜歡鬧鈴聲,[醒來]是為了避免聽到鬧鈴聲。,學習理論,33,【負強化舉例2----買糖果與發(fā)脾氣】 食品店里的收銀員經常

15、會看到這樣的情景:一個媽媽帶著她的小寶貝在購物,小家伙一直都挺乖,可是當他看到一種糖果時,他要媽媽給他買,但媽媽沒有答應。這時,小家伙開始哭鬧,甚至是大發(fā)脾氣。無奈之下,媽媽只好給他買了。在以后的幾周里,你都會看到,這位媽媽只要一走進食品店,就先給孩子買糖果。,在這個例子中,小家伙“運用”負強化的手段成功地“塑造”了媽媽[買糖果]的行為:媽媽學會了及時地給他買一塊糖,因為她想避免孩子發(fā)脾氣(負強化物)。,學習理論,34,【負強化舉例3-

16、---打招呼】 你是個教師,有一個孤獨癥的學生。他已經學會了每當走進教室就與你打招呼(說:“老師,你好?!保┑羰窃谝粋€大廳里,你的孤獨癥學生卻不理會你招呼他。于是每當這時,你在招呼他時會走近他,并用手觸摸他的身體幫助他與你目光接觸,讓他說:“老師好!”你的孤獨癥學生不喜歡你這種輔導方式,很快就找到了一種躲避的辦法:在走進大廳后先說:“老師好!”,在這個例子中,為了避免負強化物(老師走過來觸摸身體),孤獨癥孩子學會了一種正性行為

17、(主動說:“老師好!”)。,學習理論,35,(2)強化程序 指采用強化原理,在提供強化物的時間上作各種不同的安排,從而觀察強化實施與個體正確反應率之間的關系。時間 立即強化 頻率 持續(xù)性強化 延遲強化 間繼性強化,強化理論,,,36,立即強化(immediate reinforcement):個體在表現(xiàn)出反應后立刻提供強化物強化。延遲強化(delayed reinforecement):

18、個體表現(xiàn)出正確反應后,過一段時間才提供強化物強化。,37,持續(xù)性強化(continuous reinforcement) 每次正確反應后都提供強化物。間斷性強化(partical reinforcement) 強化物不是持續(xù)性給予,而是選擇一部分正確反應后提供,一部分不提供。,38,強化理論,(3)塑造與漸退塑造(shaping ):指通過安排特定的強化相倚關系可使得個體習得他們行為庫中沒有的新行為。漸退

19、(fading):指通過有差別的強化使個體學會對類似的剌激做出辨別反應。,39,,Allen, Hart, BucllHarris & Wolf(1964)報告的一個個案:安是一位四歲大的小女孩,在學前教育班上課。不久前,安開始愈來愈不理會班上的其他孩子,也愈來愈想粘著老師。她開始在上課站起來,睜大眼睛看人,舔舐下唇,拉自己的頭發(fā)或摩搓雙頰,以引起老師的注意。步驟一:任何時候只要安與另一個小孩一塊玩耍,她就會得到一位老師

20、注意以當作酬賞;當她單獨一人時,則不給予任何注意。馬上她與其它孩子們玩耍的情形明顯增加。,40,步驟二:五天后,轉而去增強安的退縮、羞怯的行為,她的行為很快回復到基線水平。步驟三:再過五天,安又只有在與其他 孩子們玩耍時才被增強,而她的行為再度改變。12天后,老師再次強化她的不合群行為,她的孤獨行為再次出現(xiàn)。在第17天,又強化她的合群行為.以后間歇性地強化,二十五天后不再給予任何強化。,41,(四)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

21、應用,組織目標教學形成積極的學習行為正確應用強化理論,42,二、認知學習理論及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認知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本質是內在能力和傾向的變化,43,認知學習,學習不是一個剌激和反應之間逐步形成聯(lián)結的過程,而是一個頓悟過程。黑猩猩學習實驗學習就是知覺的重新組織“頓悟說”頓悟必須有先前從事類似活動的經驗,44,黑猩猩學習實驗(1914--1920),堆箱,接竿,跳竿,45,46,認知學習理論,S—O—R公式O:有機體

22、的內部變化。托爾曼的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47,48,49,50,認知學習理論,白鼠學習方位的迷宮動物學習并非是一連串的剌激與反應,它們學習的實質是腦內形成了認知地圖(認知結構),51,高斯的故事當高斯6歲時,老師問班上的同學說誰能最先算出1+2+3+4+5+6+7+8+9+10的總和。小高斯幾秒鐘就舉了手。“你怎樣這么快就算出來的?”老師問。高斯說:“如果我按1加2加3這樣算下去會費很多時間,可是,一加10等于11,2加9等于11

23、,3加8等于11,等等——總共有5個11。答案是55?!备咚箍闯隽艘粋€結構,使他很快得出了問題的解決辦法。,52,認知心理學的學習理論,認知—人內在的思維過程,如感知、思考、學習、記憶、領悟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認知心理學—研究人思維過程的心理學理論。觀點:學習在于內部認知的變化過程。重點研究:如何通過影響學生的內在思維過程,包括注意、動機、記憶、思維及情感等,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53,認知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托爾曼的認知目的

24、學說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奧蘇泊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信息加工學習理論,54,(一)布魯納的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知生長和表征理論 (1) 動作表征 (2) 映像表征 (3) 符號表征,學科結構類目與編碼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學習論,55,1、認知生長和表征理論,(1)動作表征(enactive) :幼兒靠動作來認識了解周圍世界,即是通過對事物的直接感知來認識事物。(2)映象表征(iconic repr

25、esentation) :兒童開始形成圖像或表象來表現(xiàn)他們知覺和發(fā)現(xiàn)的事物。標志著抽象思維的開始。,56,認知生長和表征理論,(3)符號表征(symbolic representation) :運用符號、語言文字為依據的求知方式。此階段認知發(fā)展已逐漸趨向成熟,能夠按照邏輯思維去推理及解釋周圍的事物,并從相關的事件中發(fā)現(xiàn)原理及原則,從而學習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57,2 學科結構,教師選教→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即概括化了的基本原理或

26、概念)→有意義的聯(lián)系→理解事物的結構人腦的認知結構與教材的基本結構相結合會產生強大的學習效益。如果把一門學科的基本原理弄通了,則有關這門學科的特殊課題也不難理解了。,58,學科結構,懂得與領會基本原理后:有助于學生更理解科學知識有助于學生記憶知識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遷移,解決外在問題有助于學生將學科學習深入下去,59,3 類目與編碼系統(tǒng),類目(category) :指有關的對象或事件??梢允且粋€概念或一條規(guī)則。編碼(codi

27、ng system) :對環(huán)境信息加以分組和組合的方式 (對類目加以推理、概括,構成編碼系統(tǒng))。學生在學習中運用已掌握了的普遍原理,不斷加入新內容,就是不斷加入新的特定類目,60,,食物,肉,水果,蔬菜,,,豬肉,牛肉,雞肉,,,,,,,61,4 發(fā)現(xiàn)學習(discovery learning),指學生在學習情景中,經由自己的探索和尋找獲取問題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學一方面要考慮人的已有知識結構、教材的結構,另一方面要重視人的主動性

28、和學習的內在動機。學習的最好動機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內在獎勵)而不是獎勵競爭之類的外在刺激。,62,布魯納發(fā)現(xiàn)學習的特征:強調學習過程的探究性:人類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強調直覺思維,認為直覺思維是發(fā)現(xiàn)學習的前奏,對科學發(fā)展活動極為重要。強調內在動機在學習中的重要性強調學習記憶的首要任務不是貯存而是提取。,63,發(fā)現(xiàn)學習論,發(fā)現(xiàn)法的特點是關心學習過程勝于關心學習結果具體知識、原理、規(guī)律等讓學習者自己去探索、去發(fā)現(xiàn)

29、,這樣學生便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學習過程中去,通過獨立思考,改組教材。,64,“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學的所有內容簡約成一條原理的話,我會說:影響學習的最重要因素是學生已知的內容。弄清了這一點后,進行相應的教學?!?——奧蘇伯爾《教育心理學:一種認知的觀點》,65,(二)奧蘇泊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學習理論的核心:1、有意義學習2、同化理論,66,,有意義學習(meaningful learning ):指符號所

30、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先備知識和觀念建立起實質性聯(lián)系的過程。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67,,接受學習:是指老師將學習的主要內容以定論的形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只需將所學內容加以內化,以便將來再現(xiàn)和應用。發(fā)現(xiàn)學習:是指學習的主要內容不是現(xiàn)成地給予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這些知識,然后才是把發(fā)現(xiàn)的知識內化、運用。,68,,如教學"圓柱體的認識"前,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觀察罐頭筒、飲料瓶、日光燈管、圓鉛筆等實物。上

31、課時,讓學生對這些實物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動,逐步抽象、概括、認識什么是圓柱體。以后一聽到"圓柱體",立即能在頭腦中再現(xiàn)其表象。這樣,使學生達到"能夠識別所學的幾何形體,并能根據幾何形體的名稱再現(xiàn)它們的表象。"象這樣懂得幾何形體的實際意義并能融會貫通的學習才是推進素質教育的有意義學習的課堂教學。,1?,69,學習進行的方式,,接受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學習的性質內容,,機械學習,

32、意義學習,,,70,接受學習 = 機械學習發(fā)現(xiàn)學習 = 意義學習,,,奧蘇貝爾認為:學校里的課堂學習,應主要采用意義接受學習。,,71,,有意義學習必須具備兩個先決條件:學習者必須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學習內容對學習者具有潛在意義,能夠與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聯(lián)系。,72,奧蘇泊爾的認知同化學習理論,同化理論同化(saaimlation)指新知識被認知結構中的原有適當觀念吸收,新舊觀念發(fā)生相互作用,新知識獲得心理意義使原有認

33、知結構發(fā)生變化的過程。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同化模式: 下位學習;上位學習;組合學習,73,(1)上位學習(superordinate learning),當學生學習一種包攝性更廣,可以把一系列已有的觀念從屬于其下的新知識時,新知識便與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觀念產生這種上位關系。也叫總括學習,如,先知道松樹、柳樹等具體概念后,再學習“樹”這一總括概念。也就是說新學個概念或命題要高與原來的。,74,(2)下位學習:新的學習內容類屬

34、于學生認知結構中已有的、包攝面較廣的觀念。下位學習又分為派生下位和相關下位派生下位:新的學習內容僅僅是學生已有的、包攝面較廣的命題中的一個例證,或能從已有的命題中直接派生出來。相關下位:新的學習內容屬于原有的、具有較高概括性的命題中,但可以是原有命題得到擴展、精確化或獲得新的意義。,75,,比如,過去已經知道“尊重殘疾人是人道行為”而現(xiàn)新學“獻血是人道行為”,這就是將“人道行為”這一概念精確化。,76,(3)組合學習,組合學習(c

35、ombingational learning) 當學習內容與認知結構中已有的概念和知識既不產生下位關系,又不產生上位關系式,就產生組合學習。,77,(三)信息加工學習理念,核心思想是將學習看成是對信息的加工、儲存和需要時提取加以運用的過程。記憶信息加工模式記憶過程遺忘及其原因,78,1 記憶信息加工模式,記憶是大腦對所輸入的信息進行編碼、貯存及提取的心理過程。記憶的三級信息加工模式感覺登記(瞬間記憶) 短期記憶長期記憶,7

36、9,(1)感覺登記(瞬間記憶),指對事物的感知覺停止后所產生的印跡持續(xù)一瞬間就急速消失的記憶(保持時間在一二秒內)。負責信息的篩選,將無用的信息過濾遺忘;將被注意到的信息辯認,形成知覺經驗,傳入短時記憶。特點:持續(xù)時間短暫,信息保留原狀,保存容量大,80,(2)短時記憶,指經過感覺登記后再經注意而在時間上延續(xù)到1分鐘內的記憶。特征:保存時間短暫容量有限承擔感覺記憶與長期記憶的中間紐帶具有運作性,81,對于短時記憶的材料,通

37、常要通過有意、無意的各種形式的重復,包括復習、練習等,才能轉變?yōu)殚L時記憶而被保持下來。長期記憶負責知識的貯存;短期記憶負責學習知識。,82,短時記憶與瞬間記憶,持續(xù)時間上不同;短時記憶的內容是人充分意識到的,而瞬間記憶的內容是人未充分意識到的;短時記憶能因人的多次反復練習而加強,瞬時記憶卻難免要急速消失。,83,(3)長期記憶,指保持信息長期不被遺忘的永久記憶。容量:無限活動方式:相對靜止,可被短時記憶中的信息激活。(不被信

38、息激活則遺忘)信息表征:語義編碼、形象編碼,84,長期記憶特點,保留時間長容量極大經短期記憶加工主要功能是備用,85,三種記憶的生理機制,在神經系統(tǒng)的不同部位完成 :瞬時記憶是在感覺通道的末端短時記憶是在大腦皮層部分長時記憶是在大腦皮層下中樞等,86,2、 記憶過程,記憶是指個體能較迅速地再認或回想已習得的信息的心理過程。編碼貯存提取,87,(1)編碼人腦將感官所接受的信息轉換為神經系統(tǒng)能傳遞、貯存的代碼的過程。

39、(2)貯存信息編碼后,一直保持到提取的過程。(3)提取在需要某信息時,從長時記憶中檢索該信息的過程。,88,3、遺忘及其原因,凡識記過的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不能恢復時,或表現(xiàn)為錯誤的再認與再現(xiàn),就叫遺忘。,規(guī)律:先快后慢,89,艾賓浩斯曲線,,90,,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對遺忘現(xiàn)象做了系統(tǒng)的研究,他用無意義的音節(jié)作為記憶的材料,把實驗數(shù)據繪制成一條曲線,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條曲線一

40、般稱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也稱艾賓浩斯保持曲線,它的縱坐標代表保持量。曲線表明了遺忘發(fā)展的一條規(guī)律:遺忘進程是不均衡的,在識記的最初遺忘很快,以后逐漸緩慢,到了相當?shù)臅r間,幾乎就不再遺忘了,也就是遺忘的發(fā)展是“先快后慢”。   遺忘的進程不僅受時間因素的制約,也受其他因素的制約。學生最先遺忘的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不感興趣、不需要的材料。不熟悉的比熟悉的遺忘的要早。,91,遺忘發(fā)生的原因,消退學說(decay theory):學習時信息在人

41、的神經系統(tǒng)內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衰退,最終完全消失。干擾學說(interference theory )其他信息進入記憶系統(tǒng),干擾原有信息,造成提取失?。ㄇ皵z干擾、后攝干擾),92,遺忘發(fā)生的原因,同化學說 (assimilation theory ):在前后相繼學習過程中人腦為減輕記憶負擔對知識加以組織簡化。動機遺忘學說(theory of motivated forgetting)動機因素決定記住什么,遺忘什么。

42、,93,(四)認知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布魯納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重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基本原理重視學習的內部動機奧蘇伯爾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應用信息加工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應用,94,三、社會學習理論,社會學習(social learning)又稱觀察學習、替代學習代表人物:班杜拉(Bandura)通過觀察環(huán)境中他人的行為及其結果來進行學習。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動不僅受直接經驗的影響,且受觀察的影響。,95,社會

43、學習理論,(一)交互決定論: 人的行為是由行為、內部因素(認知、情感等)與環(huán)境交互作用所決定的(二)觀察學習理論1、觀察學習的特點2、觀察學習過程3、觀察學習的影響,96,觀察學習實驗,學習理論,97,1、觀察學習的特點,(1)觀察學習不一定具有外顯行為反應:學習者可通過觀察他人的示范行為,學會被示范的行為。(2)觀察學習不依賴直接強化,觀察者觀察別人行為就能學習到相應行為,無須親自體驗強化,98,觀察學習的特點,(3

44、)觀察學習具有認知性:個體通過觀察他人行為就能學到復雜的反應,這種學習無疑具有認知性,是認知過程(4)觀察學習不同于模仿:學習者從他人的行為及后果中獲得信息后,經過自我矯正的調整,抽象出超越所觀察到行為之上的規(guī)則,對此規(guī)則組合創(chuàng)造出全新的行為,99,2、觀察模仿的四個過程,匹配行為動機階段動作復現(xiàn)階段保持階段注意階段示范事件,,,,,,,,,受變量的影響,100,幼兒園里,午睡時間,其他小朋友都睡著了,而沈蕓小朋友

45、好像有滿腹心事一樣,翻來覆去睡不著,怕她吵醒旁邊的小朋友,阿姨就讓她起來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可她卻還是坐不住,總想去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有沒有睡著。突然,她看到周陳辰小朋友醒來了,就走過去,訓斥起周陳辰來,一招一式都有模有樣,周陳辰小朋友被沈蕓弄的莫名其妙,只能看著沈蕓,一臉無辜…… 一個七八歲的兒童,經常坐爸爸的車外出,每逢堵車或有人超車時,爸爸總是口出不遜,張嘴就罵,不是罵警察就是罵別的司機。一天,媽媽放學接他,正見

46、他站在校門口對另一個同學口吐狂言:“小子!你他媽等著,明天老子收拾你,小兔崽子,敢惹你大爺我!”媽媽吃驚小小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來。,,,,,,101,3 觀察學習的影響因素,榜樣特點:相似性、地位與名譽、能力水平、人格魅力觀察者特點:榜樣顯示的特點:直接的示范、符號性示范、內隱的示范、創(chuàng)造性示范,102,第二章 基本理論,教師的行為有可能被學生模仿。例如,在小學低年級,教師有時難以維持課堂秩序,于是就對學生發(fā)出尖叫聲 。那么,教

47、師也許想不到的事,兒童放學回家后 ,就可能會對著他的玩具或其他小朋友發(fā)出尖叫聲,甚至叫喊的語調和用詞都與他的教師一模一樣。,態(tài)度是可以模仿的,教師對學習有困難,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的態(tài)度,會對這些學生如何看待自己和班上同學如何對待他們都有很大的影響。,學習理論,103,(三)社會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行為護理教師的角色榜樣力量學生間相互觀察學習各種示范教學,104,四、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代表人物

48、:馬斯洛、羅杰斯主要理論是“自我實現(xiàn)論”即人有種盡其所能的內在傾向,105,人本主義學習論者以潛能的實現(xiàn)來說明學習的機制。他們反對刺激—反應這種機械決定論,強調學習中人的因素。他們認為必須尊重學習者,把學習者視為學習活動的主體;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價值觀;相信正常的學習者都能自己指導自己,“自我實現(xiàn)”潛能。,106,人本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就是學生獲取知識及技能,發(fā)展自己的智力,探究自己的感情,學會與教師、同學等集體成員

49、交往,闡明自己的價值觀及態(tài)度,實現(xiàn)自己的潛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的過程。,107,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一、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二、自由為基礎的學習,108,自由學習的十大原則,人類具有天賦的學習潛能學習內容有意義且符合學生學習目的和發(fā)展需要才會產生有效學習涉及改變自我的學習具有威脅性,容易受到抵制當外部威脅降到最低限度時,學生比較容易同化威脅自我的學習內容,109,自由學習的十大原則,當自我威脅很小時,學生會用一種辨別的方法來學習大多

50、數(shù)有意義的學習是從做中學當學習負責任地參與學習過程時,就會促進學習設計學習者整個人的自我發(fā)起的學習,是最持久、最深刻的,110,自由學習的十大原則,當學生以自我批判與自我評價為主要依據,就會促進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和自主性學習在現(xiàn)代社會中最有用的學習是了解學習過程,對經驗始終持開放的態(tài)度,并把它們結合進自己的變化過程中去,111,五、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t)是行為主義后的進一步發(fā)展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

51、內部心理表征的過程,它不僅包括結構性的知識,也包括非結構性的經驗背景學習過程包括兩方面的建構:對新信息的意義的建構和對原有經驗的改造與重組,,112,世界是客觀的存在的,但人們是以自己的經驗來解釋現(xiàn)實,建構現(xiàn)實,青蛙說:“這真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它的身體很大,頭上長著兩個犄角,吃青草為生,身上有著黑白相間的斑點,長著四只粗壯的腿,還有…..”。魚頭腦中構建的“?!钡男蜗螅阂粋€大大的魚身子,頭上長著兩個犄角,嘴里吃著青草,……,學習理論

52、,113,一般人,情 人,姑娘,朋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個人決定的,114,(一)建構主義學習的核心特征,1.積極學習2.建構性學習3.累積性學習4.目標指引的學習5.診斷性學習和反思性學習,115,教師的作用學生的意義建構實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是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傳授者與灌輸者。,教師不是權威、真理的代言人。平等中的首席。,學習理論,116,兩節(jié)英語課,兩位教

53、師上同樣的課文。課文大意是:在美國南方住著農戶舒特一家。舒特夫婦有一女一子,但兒子小時做一切事情都很慢。父母想弄清楚兒子究竟有什么毛病,便帶他去看醫(yī)生。醫(yī)生檢查發(fā)現(xiàn)小孩的眼睛看不見東西,并表示無法醫(yī)治。兒子一天天長大,但他不會照料自己……兩位教師都根據新大綱交際原則,運用五步教學法進行教學,但在鞏固討論中提問不同:,學習理論,117,教師A問:“If you are blind, what can’t you do?”學生的回答有:

54、I can’t see my father and mother.I can’t go to school.I can’t read or write.I can’t watch TV.……,學習理論,118,教師B的提問:“If you are blind, what can you do ?學生的回答有: I can hear with my ears.I can also work with my hands.I

55、 can listen to the radio and learn English.I can do some work for my mother.……,學習理論,119,(二)建構主義學習環(huán)境的特征,提供并進入真實活動的復雜學習環(huán)境提供社會協(xié)商作為學習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并置教學內容,使學習者多角度探究學習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120,第二節(jié) 學習的分類與教學,一、學習的分類二、言語信息的教學三、智慧技能的教學四、認知

56、策略的教學五、動作技能的教學六、態(tài)度的教學,121,一、學習的分類,羅伯特.加涅(Robert.M.Gagne)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將學習分為五類: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態(tài)度,122,(一)學習的分類----言語信息,言語信息(verbal information) 指能用言語(或語言)表達的知識,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知識。分為: 符號記憶:O2,人名,地名事實知識:現(xiàn)代護理學的創(chuàng)始人有組織的整體知

57、識:人體力學中的平衡,123,(二)學習的分類----智慧技能,智慧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 又稱理智技能,是指人們運用概念和規(guī)則辦事的能力。分五種類型,124,辨別 是指把事物的不同之處區(qū)分開具體概念 是反映一類事物共同的本質屬性定義性概念 規(guī)則 是幾個概念之間的關系,以命題的形式呈現(xiàn)高級規(guī)則 指通過簡單規(guī)則重新組合而得到的規(guī)則,125,(三)學習的分類----認知策略

58、,認知策略(cognitive stategies) 是指運用一些學習、記憶、思維的規(guī)則來調節(jié)和控制人的認知行為和過程,并提高認知效率的能力包括對自己的注意、學習、記憶和思維方式的選擇和修正。如:學生采用一種新的讀書方法,提高了閱讀效果。,126,(四)學習的分類----動作技能,動作技能(motor skills) 是指通過練習所習得的、按一定規(guī)則協(xié)調自己身體運動的能力,127,(五)學習的分類----態(tài)度,態(tài)

59、度(attitudse) 是指通過學習形成的影響個體對人、物或事,以特定方式進行反應的心理傾向。如學校通過舉辦名族音樂節(jié),使一些原先只喜歡聽搖滾樂的同學開始喜歡欣賞民族樂了。,,128,二、言語信息的教學,(一)言語信息學習的條件1.內部條件 (1)已有的有組織的知識 (2)編碼策略2.外部條件 (1)提供有意義的情境 (2)增加線索的區(qū)別性(感覺、知覺) (3)重復,1

60、29,(二)言語信息的保持策略,1.改進教學的策略 (1)明確識記目的和任務 (2)復述要記憶的材料 (3)記學習筆記 (4)適量、有效的組織學習材料 (5)促使學生積極、獨立的進行學習活動 (6)適當?shù)倪^度學習 (7)運用記憶術,130,(二)言語信息的保持策略,2.合理安排復習的策略 (1)及時復習 (2)循序復習 (3)多樣化復習3.正確檢查知識,促進學生進

61、行有意義學習4.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記憶品質(識記的敏捷性、記憶的持久性、精確性及準備性),131,三、智慧技能的教學,(一)概念和規(guī)則的界說1.概念組成: (1)概念名稱:如休克、滅菌等 (2)概念屬性:概念的關鍵特征、本質屬性 (3)概念定義:對概念所代表的同類事物本質屬性的概括 (4)概念例證:概念所代表的同類事物,132,三、智慧技能的教學,(一)概念和規(guī)則的界說2.規(guī)則 公式、定律、法則和原理的

62、總稱,一般用句子來表達,133,(二)概念和規(guī)則的教學形式,1.概念的教學形式 (1)概念形成(concept formation):通過辯別正反例子的特征,提出假設并通過教師的肯定和否定,歸納出一類事物的共同屬性,從而獲得概念的方式。,134,,(2)概念同化:是指通過直接下定義的方式來揭示某類事物的本質特征。,135,(二)概念和規(guī)則的教學形式,2.規(guī)則教學的形式 (1)例規(guī)法(eg-rule method) 先呈現(xiàn)規(guī)

63、則的若干例證,讓學生從例證中概括出一般規(guī)則的教學方法 (2)規(guī)例法(rule-eg method)先呈現(xiàn)要學習的規(guī)則,然后用實例說明規(guī)則的教學方法,136,(三)影響概念和規(guī)則教學的因素,1.學生的年齡、經驗和智力2.認知策略3.學習內容的難度,137,(四)概念和規(guī)則的有效教學策略,1.突出有關特征,控制無關特征2.運用正例與反例3.運用變式4.揭示概念間的相互關系5.給學生反應與運用的機會,138,四、認知策略的教

64、學,(一)認知策略教學的特殊性學習的內隱性學習的概括性學習的制約性,139,(二)認知策略的種類,注意中的認知策略編碼中的認知策略提取中有認知策略問題解決中的的認知策略:思維認知策略,140,(三)認知策略學習的條件,原有的知識背景反省認知發(fā)展水平動機水平訓練方法變式和練習有外顯的可操作的訓練技術,141,(四)認知策略的有效教學策略,結合學科教學,進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評判性思維的能力與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

65、造適當課堂氣氛,142,五、動作技能的教學,動作技能(motor skill):是人類一種習得的能力,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身體動作去完成一項任務的能力。(一)動作技能的構成與學習過程,143,1、動作技能的構成,認知成分:對動作技能訓練項目的理解水平知覺成分:準確而敏銳地辯別需要作出反應的線索協(xié)調能力:對自身平衡、穩(wěn)定等方面的調控個性特征:冷靜、松弛,144,2、動作技能學習的三個階段,認知階段聯(lián)系形成階段自動化階段,

66、145,動作技能的學習階段,認知階段(活動的定向階段)動作不協(xié)調、多余動作、示范→正確、慢;整體→分解;理解學習任務,形成目標意象與目標期望聯(lián)系形成階段(模仿動作階段)動作遲緩、不協(xié)調、易疲勞、相互干擾使適當?shù)拇碳づc反應形成聯(lián)系,排除干擾,146,自如階段(動作的熟練階段)意識控制減少,動作敏捷、正確,穩(wěn)定靈活;動作協(xié)調,個別動作已聯(lián)結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動作間形成穩(wěn)固的順序;視覺監(jiān)督降低,動作控制增強,注意分配能力增強

67、,緊張感、疲勞感消失。一長串動作系列似乎是自動出來的,無需特殊的注意和糾正。,147,動作技能的形成標志,活動結構的改變 (完整、無干擾、簡潔)活動速度加快,品質變優(yōu) 活動調節(jié)上視覺控制減弱,動覺控制增強 意識減弱,148,動作技能的保持,一經學會,不易忘記。原因:各種感管同時作用; 大量練習獲得動作之間相互提示;動作以連續(xù)形式出現(xiàn)低級中樞記憶容量大,149,(二)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因素,成熟與經驗動機

68、個性言語指導和示范練習反饋(內部、外部)動作技能的性質,150,動作技能的有效教學策略,有效的指導與示范有效的練習提供適當反饋信息,151,1有效的指導與示范,促使學生注意示范者演示防止信息負擔過重采用互教互練方法利用視聽手段,152,2 有效的練習,了解練習曲線(快、停、慢、進)練習的分布要適當變換練習形式分解與綜合練習并用利用心理練習先求精確,后求速率 3 提供適當反饋信息,,153,六、態(tài)度的教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