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8/11/9ea41394-6f14-44c8-b5e1-536948b880d7/9ea41394-6f14-44c8-b5e1-536948b880d7pic.jpg)
![胃癌綜合治療進展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8/8/11/9ea41394-6f14-44c8-b5e1-536948b880d7/9ea41394-6f14-44c8-b5e1-536948b880d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胃癌的綜合治療進展,吉林大學第一醫(yī)院王 舉,一、流行病學,日本是發(fā)病率最高的國家,東亞、南美和東歐也是胃癌高發(fā)地區(qū)。在我國,胃癌發(fā)病率居各種腫瘤之首。每年新診病例達到30萬,死亡人數(shù)超過20萬。西北和東部沿海地區(qū)的發(fā)病率較高好發(fā)年齡在50歲以上,男女發(fā)病率2:1 。 30歲以下發(fā)病者占胃癌的3%左右。胃癌平均死亡率高達20/10萬,男女比約為3∶1胃癌死亡率呈上升趨勢,發(fā)病年齡有明顯的年輕化趨勢,臨床特點,三高: 發(fā)病
2、率高30-70/10萬轉移率高>50%死亡率高>20/10萬三低: 早診斷率低<10%切除率低<50%五年生存率低≤50%,(一)環(huán)境、飲食因素,日本飲食是胃癌高發(fā)的主要原因,移居美國的日本后裔發(fā)病率下降。靠日本海的蘇聯(lián)人較蘇聯(lián)西部的人胃癌死亡率高出2倍;飲食因素較環(huán)境因素更重要。,二、病 因,Mirvish的“亞硝酰胺病因學說” ,前體物NO2- 、 NO3-和胺類、
3、酰胺類等含氮化合物隨膳食、飲水等進入胃內,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亞硝化反應,形成致癌性亞硝酰胺化合物,導致胃粘膜癌變。 煙熏、鹽制食物含大量硝酸鹽及亞硝酸鹽,這是沿海地區(qū)及日本胃癌高發(fā)的主要原因。,(二)癌前病變,慢性萎縮性胃炎: 10%。重度不典型增生者,約3/4有潛在的胃癌危險性。胃息肉:10%-20%,直徑>2cm胃潰瘍: 5%胃大部切除術后殘胃: 1.3%-8.9%,且與手術后經過時間呈正比,胃切除術25年后殘胃癌的
4、發(fā)生率較對照組高6倍。,(三)幽門螺桿菌感染,國人胃癌高發(fā)區(qū)HP感染率在60%以上,比低發(fā)區(qū)13%-30%的感染率明顯高。Hp感染與胃癌發(fā)生的機制: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及亞硝胺HP感染時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引起 DNA損傷及基因突變。類似病毒致癌原理 ?! P的DNA片段直接整合到胃粘膜細胞,導致畸變而致癌。,(四)遺傳和基因,胃癌有血緣關系的親屬其胃癌發(fā)病率較對照組高4倍。抑癌基因:P53、APC、DDC雜和
5、性丟失和突變癌基因c-met、K-ras異常擴增和過度表達侵襲性和轉移:CD44υ基因異常表達,三、病理,大體類型 分為早期胃癌和進展期胃癌早期胃癌:凡病變僅侵及粘膜或粘膜下層,無論病灶大小、有無淋巴結轉移原位胃癌:微小胃癌:直徑小于0.5cm小胃癌:直徑處于0.5cm--1cm一點癌早期胃癌肉眼分型:Ⅰ型隆起型,癌塊突出約5mm;Ⅱ型淺表型,癌塊微隆與低陷在5mm以內,有三個亞型,Ⅱa淺表隆起型 ,Ⅱb淺表平坦型
6、 ,Ⅱc淺表凹陷型;Ⅲ型凹陷型,低陷超過5mm。,,,早期胃癌中,高分化腺癌占70%,低分化腺癌占30%預后:粘膜內癌罕見胃周圍淋巴結轉移,5年生存率接近100%;癌灶侵及粘膜下時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約10%-15%,平均5年生存率胃82%-95%,早期胃癌的特點,進展期胃癌,病變超過粘膜下層:Borrmann分型:Ⅰ型,腫塊型,邊界清楚;Ⅱ型,潰瘍限局型,邊界清楚并略隆起的潰瘍Ⅲ型,潰瘍侵潤型,邊緣不清楚的潰瘍,癌組織向周圍侵潤
7、Ⅳ型,彌漫侵潤型,癌組織沿胃壁各層彌漫性侵潤生長。幾乎都是低分化腺癌或印戒細胞癌。,,,組織學分類,世界衛(wèi)生組織分類法(1979):普通型:乳頭狀腺癌,管狀腺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細胞癌,未分化癌特殊型癌:包括類癌、腺鱗癌、鱗狀細胞癌、小細胞癌等。,好發(fā)部位,胃竇部,約占50%,其次為賁門部,發(fā)生于胃體者較少。,胃癌的侵潤和轉移,直接侵潤直接侵犯周圍臟器沿淋巴網和組織間隙蔓延,擴散距離可達原發(fā)灶旁6cm,向十二 指腸侵
8、潤多不超過幽門下3cm淋巴轉移按淋巴引流方向轉移經胸導管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經肝圓韌帶轉移到臍周血行轉移肝、肺最多見,其次為胰、腎上腺、骨等腹膜種植性轉移直腸指檢觸及腫塊,Krukenberg瘤,浸潤深度,黏膜內層 intramucosal (im )黏膜肌肉層 muscularis mucosae (mm) 黏膜下層 submucosa (sm) 固有肌肉層 muscular propria (mp) 漿膜下層
9、 subserosa (ss)漿膜層 serosa exposure (se),臨床病理分期,國際抗癌聯(lián)盟(international union control cancer,IUCC)之PTNM分期,PTNM分期:分為ⅠⅣ期,P表示術后病理組織學證實T表示腫瘤侵潤深度Tis 原位癌,T1 侵潤至粘膜或粘膜下,T2 侵潤至肌層或漿膜下, T3 穿破漿膜, T4 侵及鄰近結構或腔內擴展至食管、十二指腸N表示淋巴轉移情況
10、N0 淋巴結無轉移,N1 距原發(fā)灶3cm以內的淋巴結轉移,為第一站轉移;N2 3cm以外的淋巴結轉移,為第二站轉移M表示遠處轉移M0 無遠處轉移,M1 有遠處轉移,胃癌分期,N0N1N2N3T1ⅠAⅠBⅡT2ⅠBⅡⅢAT3ⅡⅢAⅢBT4ⅢAⅢBM1 Ⅳ,,,,,,,,,,,,,,,四、臨床表現(xiàn),早期無特定的臨床癥狀:上腹疼痛不適類似消化性潰瘍,服
11、藥緩解,短期內癥狀反復發(fā)作,體重減輕。進展期:疼痛、體重減輕、梗阻、出血,五、診 斷,X線鋇餐檢查:氣鋇雙重造影纖維胃鏡檢查:染色胃鏡、放大胃鏡、超聲胃鏡超聲檢查腹部B超超聲胃鏡CT檢查PET,六、胃癌的治療,治療原則按個體化原則制定方案,爭取及早手術綜合治療對晚期或有嚴重并發(fā)癥者,不能作根治性切除者,爭取作姑息性切除,以利綜合治療無法切除的晚期胃癌,積極采用綜合治療,延長壽命,(一)胃癌的手術治療根治性切除
12、姑息性切除,切除范圍:距腫瘤邊緣5cm,切除胃組織的3/4或4/5,食管下端3-4cm,十二 指腸第一段3-4cm清除胃周圍淋巴結:胃周淋巴結清除范圍以D(dissection)表示D0——胃切除,N1未清除者D1——胃切除,N1全部清除者D2——胃切除,N2全部清除者D3——胃切除,N3全部清除者,根治性切除術,,胃癌手術的根治程度(curability)A級:根治性手術D>N清除的淋巴結站別,超越已有轉移淋巴結的站別
13、胃切除標本的切緣1cm內無癌細胞侵潤B級:根治性手術D=N清除的淋巴結站別,等于已有轉移淋巴結的站別胃切除標本的切緣1cm內無癌細胞侵潤C級:非根治性手術僅切除原發(fā)病灶和部分轉移病灶,尚有腫瘤殘留者姑息性手術:姑息性手術為減輕并發(fā)癥的癥狀而采用的手術,手術方式:根據腫瘤的部位、進展程度和臨床分期確定早期:D2以下的胃切除(開腹、腹腔鏡、內鏡下局部切除)進展期:標準術式是D2 擴大胃癌根治術
14、 聯(lián)合臟器切除術,姑息性切除,原發(fā)灶無法切除,為了減輕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發(fā)癥引起的癥狀而作的手術胃空腸吻合、空腸造瘺、穿孔修補等,(二)胃癌的化療,慨況大多數(shù)胃癌,包括進展期和晚期患者都需要化療?;熞殉蔀槲赴┑木C合治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晚期胃癌化學治療沒有規(guī)范或最佳方案,無黃金標準。近期有效率:單藥>20%,雙藥>30%,三聯(lián)>40%為下限。5FU仍居主導地位,LV+5FU及5FU civ成為給藥主
15、流.鉑類地位上升,第三代化療藥物引起關注。,化療適應癥,確診時20%已失去手術機會(Ⅳ期)接受手術中,30%以上非根治切除。根治術后20~30%有復發(fā)而不能再次手術進展期患者的新輔助化療和術后的輔助化療因此,除Ⅰa期(T1 N0 M0)外,大多數(shù)胃癌患者需化療。,常用化療方法,單一用藥替加氟(喃氟啶)100-150mg/m2,每日3次總量40g。優(yōu)福定(復方喃氟啶)每次3片,每日3次,總量20-30g(以替加氟含量計)氟
16、鐵龍(去氧氟鳥苷)800-1200mg/d,3-4次/d,服3周間隔1周再服3 周為一療程,常用化療方法,聯(lián)合用藥 FAM方案(5-FU,ADM,MMC)FAMTX方案( 5-FU,ADM,MTX)ELF方案(CF,5-FU,VP-16),新輔助化療方案——胃癌,第三代化療藥物胃癌臨床實踐,新一代口服5-FU類似物和前體物: S-1、卡倍他臏(希羅達)新一代拓樸異構酶抑制劑:伊立替康(CPT-11,開普拓)紫杉類:紫杉醇、多
17、西紫杉醇第三代鉑類:草酸鉑(奧沙利鉑),其他治療,全身療法輔助化療生物療法生物反應調節(jié)劑、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局部療法放療、腹腔灌注療法、動脈介入療法,(三) 胃癌腹膜轉移防治對策,對腹膜轉移的新認識、新理論 乳斑學說:Hagiwara1993年提出乳斑學說。小鼠實驗證明大網膜、性腺脂肪(人類相當于骨盆底)、腸系膜與腹膜 后脂肪組織中廣泛存在著微小淋巴樣組織-乳斑,癌細胞脫落入腹腔后最早、最易在此斑處行成微小癌灶。,腹
18、膜轉移的預防術中預防醫(yī)源性癌細胞脫落:開腹后, 對癌浸及漿膜者,早年使用紗布縫扎包 埋,現(xiàn)在用醫(yī)用TH膠涂抹癌漿膜面,使 其迅速形成結痂,封閉漿膜面,減少癌 細胞脫落。腹腔灌洗:常用 (42-43℃)溫熱生理鹽 水3000-4000mL于關腹前反復沖洗腹腔,并向腹腔內放入5-FU750-1000mg。,術中腹腔灌洗及療效(321例,1988-1995) A組 43℃ DDW 4000ml
19、 10分鐘 B組 DDW 4000ml+洗必泰12ml(0.015%) 3-4分鐘 C組 常溫生理鹽水 4000ml5年生存率 A組 63.6% B組 64.0% C組 51.2% 灌洗組較對照組提高10%左右,以Ⅱ、Ⅲa期療效顯著,術中溫熱低滲腹腔灌洗,術后早期腹腔化療方法及療效(375例,1994-1998),方法: 5-Fu 750mg + CDDP
20、 50mg + DDW1000ml快速 滴入腹腔,間隔兩周,3-4次分組: 根治組 化療組 vs. 非化療組 姑息組 化療組 vs. 非化療組隨訪: 根治化療組3、5年生存率提高13.8%、5.5% 姑息化療組中位生存期提高7個月,術后早期低滲腹腔化療,不灌洗,術后病理,脫落癌細胞,CEA mRNA,不需腹腔化療,任一(+),腹腔化療,mp癌、LN(–),(–)
21、,(–),(+),mp癌、LN(+)ss、s(+),,,,,,,,,,,,,DDW4000ml洗必泰0.6g,術中灌洗,ss、se(+),mp,mm,sm,(+),術中腹腔灌洗及術后腹腔化療程序和適應證,黏膜內層(im )黏膜肌肉層(mm) 黏膜下層(sm) 固有肌肉層(mp) 漿膜下層(ss)漿膜層(se),預後,胃癌的治療成績近年來已有進步,早期胃癌治療成績相當理想,唯進展期胃癌仍未臻理想。五年存活率:Stage 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癌-進展期胃癌治療現(xiàn)狀
- 進展期胃癌的治療進展.pdf
- 中晚期胃癌治療進展
- 進展期胃癌的治療
- 2015asco胃癌治療進展
- 進展期胃癌診斷及外科治療進展.pdf
- 胃癌的外科治療及進展.pdf
- s1治療胃癌新進展
- 肝癌綜合介入治療進展
- 胃癌分子靶向治療的研究進展.pdf
- 胃癌免疫治療研究年度進展2024版
- 腫瘤綜合治療及放射治療的進展
- 肝膽胰腺腫瘤綜合治療進展
- 晚期胃癌的靶向治療進展周愛萍latestversion
- 進展期胃癌化療新進展
- 2019-進展期轉移性胃癌的規(guī)范治療
- flot方案在胃癌新輔助治療中的研究進展
- 綜合醫(yī)院常見心理疾病治療進展
- 腹腔鏡與開腹胃癌根治術治療進展期胃癌的對照研究.pdf
- 腦膠質瘤的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進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