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的超聲表現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胃、十二指腸疾病的超聲表現,陶海良,胃、十二指腸超聲解剖的特征,胃的入口為賁門,出口為幽門,胃分三部分胃底部、胃體部、幽門部,賁門位于第11胸椎左緣,幽門位于第12胸椎右側。 十二指腸相當于平臍的部分,位于第1-3腰椎水平,分四段:球部、降部、水平部、升部。,胃、十二指腸掃查方法,在進行胃的超聲探測時,應空腹12小時,探測前1-2天禁食易產氣的食物,以減少氣體干擾亂,有胃潴的病人應進行胃腸減壓或洗胃后進行探測。,探測體位。一般先取平

2、臥位,觀察胃的各個部位。然后飲水(或其他胃充填劑)進行探測。或根據檢查需要發(fā)改變體位,可取左、右側臥,半臥位和站立位,亦可采用達側動體們位,邊觀察的方法進行檢查。 探測方法。暴露上腹部,直接在胃的體表進行探測。如體質消瘦劍突下凹陷較深者,也可用水囊作間接探測。一般需囑病人飲水500~800ml(或其他胃充填劑)后進行胃的掃查。 觀察要點。胃的形狀,胃的邊緣輪廊,胃的內部回聲,胃壁層次,胃的蠕動和排空狀態(tài)

3、,胃與周圍鄰近臟器的關系,測量各部位的胃壁厚度。,胃的超聲探測常用切面,,正常胃聲象圖,胃未充盈時,在肝左葉下方或后方,縱切面可見圓形或橢圓的環(huán)狀回聲。周邊為胃壁的低回聲,中心為胃腔氣體的強回聲,正常胃壁厚度有5mm以內、飲水后充滿液體的胃腔,呈現列無回聲暗區(qū),間有食物殘渣,呈大小不等的點狀回聲在漂動,近端膨大,遠端呈管狀。胃壁厚薄均勻,層次顯示清楚。當胃腔充盈液體蠕動時,胃壁呈現“波峰”樣向腔內突起,有規(guī)則地自左向右呈波浪狀推進。后壁

4、尤為明顯,并可見面禮液體向十二指腸方向流動。,胃壁超聲顯示可分為5層 從內向外 粘膜表層為強回聲, 粘膜肌層為低回聲, 粘膜下層為強回聲, 肌層為低回聲, 漿膜層為強回聲。,胃炎,胃炎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胃粘膜彌漫性炎癥。感染性物質或毒素,化學性、物理性(溫度或機械)損傷,心、肝、腎、肺等嚴重疾病均可以成為急性胃炎的病因。慢性胃炎

5、分慢性淺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兩種。慢性淺表性胃炎主要有胃粘膜水腫,炎性細胞浸潤。慢性萎縮性胃炎的基本病理改變是腺體萎縮、粘膜層變??;進而出現腸上皮化生。門靜脈高壓所至胃粘膜炎性改變主要是粘膜充血。疣狀胃炎屬于慢性胃炎,又稱為豆疹樣胃炎或慢性胃炎活動期;胃粘膜輕度糜爛和多發(fā)小疣狀隆起是此種胃炎的特點。,胃部疾病,聲像圖表現: 1、急性胃炎:空腹胃壁輕度低回聲型增厚,厚度多在1.5 cm 以下;胃充盈

6、后胃粘膜層肥厚,粘膜皺襞粗大,尤其在胃竇區(qū)出現粗大粘膜皺襞有確診意義。因酸堿燒傷,胃粘膜急性損傷時可見粗大的粘膜表面呈不平整狀;或可見粘膜斷續(xù)及部分呈游離狀。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在急性胃炎的肥厚中可以測及到血流信號。 2、慢性胃炎:超聲診斷慢性胃炎一直存在著較大爭議。主要異議在于慢性胃炎的超聲表現也經常見于許多正常人;而超聲的診斷和胃鏡活檢結果經常出現不一致。因此單純用超聲診斷慢性胃炎宜慎重。當胃粘膜上出現多發(fā)的

7、較強回聲疣狀贅生物時,稱為豆疹樣胃炎。二維彩色多普勒超聲或選用有回聲型超聲造影劑檢查發(fā)現幽門區(qū)的液體返流征象時,對于診斷膽汁返流性慢性胃炎有一定幫助。,胃、十二指腸潰瘍,以胃小彎角切跡、幽門管和十二指腸球部最多見。基本病理是粘膜層出現限局性凹陷,潰瘍周圍的粘膜經常伴有水腫、充血或增生等炎癥變化。 聲像圖表現:1、 空腹超聲檢查可以發(fā)現潰瘍部位有局限性輕度管壁增厚,呈低回聲狀。急性較大潰瘍則出現局限性胃壁粘膜層缺損。2、 胃充盈狀

8、態(tài)下,典型的胃潰瘍周圍出現粘膜層及粘膜下層的局限性增厚,中央有較平滑的潰瘍凹陷,呈小“火山口”樣征象。3、 小而較淺的潰瘍有時僅可見局限性輕度胃壁增厚。4、 幽門管潰瘍以水腫充血的限局性壁增厚為主要特點,經常伴有胃排空延遲;急性期時常出現幽門痙攣和胃潴留,幽門管腔狹窄,液體通過緩慢。5、 十二指腸球潰瘍的超聲表現為:局限性管壁增厚,球部變形,液體通過球部迅速(激惹現象);大多數十二指腸的潰瘍面比較小,超聲發(fā)現不太容易。,胃潴留和急

9、性胃擴張,胃腔內容物積存,胃排空功能明顯延遲,稱為胃潴留,若伴有急性而明顯的胃腔擴大,胃壁蠕動消失,則稱為急性胃擴張。聲像圖表現:空腹檢查可發(fā)現胃腔內有大量細碎均勻的食糜,胃腔擴張,胃幽門開放困難等。胃腔高度擴張,胃壁松弛、蠕動消失時超聲診斷急性胃擴張必須的依據。,胃內異物,一般在飲水后胃腔充盈液體進行探測。胃內的金屬性或非金屬性異物,聲象圖上可依異物的大小和形態(tài)的不同甘共苦顯示出來,大多呈增強回聲,其中后方伴有聲影。胃壁層次顯示清晰

10、。探測時應按胃的解剖部位依次進行,否則容易漏診。過小的異物超聲不易發(fā)現。,消化道穿孔,消化道穿孔最常見于胃或十二指腸球潰瘍和急性闌尾炎;也可以發(fā)生在腫瘤和手術后的患者。聲像圖表現:腹腔內游離性氣體是超聲診斷穿孔的最主要征象。超聲檢查的重要部位在上腹部以及肝脾與橫膈之間。平仰臥位時,腹腔游離氣體多在上腹的腹壁下。在斜側位時,肝脾和膈下的氣體便是膈下游離氣體。胃后壁穿孔的氣體首先出現在小網膜囊,同時伴有小網膜囊積液;其他部位的穿孔也常伴有

11、腹腔積液;較局限的積液,局部管壁增厚等異常和局部壓痛對穿孔部位的判斷有很大幫助。,胃息肉,胃息肉是胃粘膜層良性腫瘤。聲像圖特征:病變自胃粘膜層向腔內隆起,形態(tài)各異,大小約1.0cm(偶可見大于2.0cm者),瘤體多為不均勻的中等回聲。鑒別診斷:多發(fā)息肉要和胃粘膜皺襞相鑒別;基底較寬的息肉則以等或較高回聲的特點和低回聲胃癌的相鑒別;而較大息肉的實質回聲不均,伴有低回聲時,應警惕癌變可能。,胃迷走胰腺,在胃粘膜下或肌層內出現胰腺組織稱為

12、胃迷走胰腺。一般無癥狀,少數人以胃區(qū)不適或類似胃潰瘍的癥狀就診。聲像圖表現:空腹超聲檢查時不易發(fā)現。胃充盈下檢查,病變呈扁平球體狀,大小多在直徑3.0 cm以下;實質回聲為等或較低回聲;高頻率探頭或內窺鏡超聲檢查發(fā)現實質內小囊性或細管道結構時有助于明確診斷。,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屬于先天性新生兒疾病,男嬰的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嬰。聲像圖表現:超聲在空腹檢查時就能在胃幽門區(qū)查見"假腎"樣包塊,并且常伴有少量胃潴留。胃充盈后可見幽門管的第

13、四層低回聲區(qū)(胃壁固有肌層)局限性、均勻性增厚,厚度約為0.5~0.8 cm,長度在2.0 ~2.5cm 之間;并常伴有幽門管腔狹窄和胃內容通過困難,胃排空延遲。,胃粘膜巨大肥厚癥(Menetrier ?。?是一種較少見的胃粘膜過度增生性疾病,發(fā)病部位在胃底、體,很少累及胃竇部。胃粘膜外觀隆起、明顯增大,粘膜皺襞間凹溝深。聲像圖表現:空腹超聲檢查見胃底、體部“假腎”征。胃充盈后見:胃底、體粘膜層明顯增厚,粘膜皺襞肥大、增多,走行迂曲,

14、表面狀如大腦溝回。粘膜實質為低回聲,內有多發(fā)小囊腫樣結構,為粘膜腺體過度分泌所至的潴留性囊腫.一般胃壁蠕動功能無異常變化。嚴重時可見腹水。,胃底靜脈曲張,門靜脈高壓時,胃冠狀靜脈、胃底以及食道管壁的靜脈、擴張和迂曲向胃粘膜層膨隆,稱為靜脈曲張。聲像圖表現:明顯的胃底和賁門區(qū)靜脈曲張在空腹情況下就可以發(fā)現;輕微的胃底靜脈曲張灰階超聲不容易發(fā)現。二維彩色多普勒能顯示曲張靜脈內的血流信號;頻譜多普勒中多為低速度血流。,胃下垂,在站立位胃正常

15、充盈時,胃的最下緣達盆腔,胃小彎角切跡在髂嵴連線以下,稱為胃下垂。超聲診斷時應該嚴格掌握標準,勿將瘦長體型的無力型胃診斷為胃下垂!超聲診斷標準:1. 站立位胃正常充盈時,胃小彎角切跡在髂嵴連線以下;2. 胃呈低張力型;3. 胃排空明顯延遲,餐后6小時仍然有近1/4~1/3的胃容物充盈。,賁門失弛緩癥,賁門失弛緩癥是一種食道運動障礙性疾病,臨床以吞咽困難、食物返流和胸骨后疼痛為主要常見癥狀。好發(fā)年齡以青壯年為多,無性別差異。聲像

16、圖表現:空腹有時也可以發(fā)現食道末端管腔內有液體潴留,囑患者飲一般水后食道明顯擴張,賁門開放不能,局部賁門管壁輕度、限局性增厚,厚度在1.0 cm 以下。再囑患者飲用較熱水,可見賁門迅速開放,液體急速進入胃腔。,胃癌,病理:1、早期胃癌:只侵及粘膜層和粘膜下層者 有三種類型: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2、晚期胃癌:癌瘤向粘膜下擴展,侵及各 層,范圍較廣,有的向局部及遠處轉移

17、 分四種類型:息肉型、潰瘍型、侵潤型、彌漫浸潤型(皮革樣胃),超聲特征:,一、假腎征、靶環(huán)征:胃壁顯著增厚,胃腔狹窄二、胃癌的回聲改變: 1)胃壁增厚、粘膜面不光整,胃壁呈局限性或彌漫性不規(guī)則增厚,呈弱回聲,胃壁僵直 2)胃腔狹窄、變形,正常胃壁的五層結構層次紊亂,中斷或破壞 3)幽門狹窄時可見胃腔擴張,液體潴留,排空延遲或無排空 4)病變胃壁僵硬,蠕動減弱或消失 5)較大腫瘤體內可出現彩色血流信號,胃癌

18、的超聲分型,腫塊型:癌腫呈低回聲團塊突向胃腔,形態(tài)不規(guī)則,表面粘膜層隆起,不平整潰瘍型:單純潰瘍型潰瘍周圍隆起,呈“火山口”表現,周邊胃壁明顯增厚彌漫浸潤型:胃壁顯著增厚,呈弱回聲,胃壁五層正常結構消失,胃腔狹窄,可呈“假腎征”或“靶環(huán)征”,胃癌轉移,胃周圍、腹主動脈及肝、脾動脈周圍淋巴結腫大、肝轉移,晚期腹膜轉移出現腹水,女性可轉移到雙卵巢,稱庫肯伯氏瘤,鑒別診斷,(1)胃潰瘍向胃腔突出: (2)胃平滑肌瘤:多在第4層

19、見到弱回聲腫瘤,邊緣不整齊,較巨大 (3)胃惡性淋巴瘤:第3層肥厚,胃平滑肌肉瘤,病理: 由良性平滑肌瘤惡變而來,呈分葉狀或結 節(jié)狀,單發(fā)或多發(fā),腫瘤體積大,內部可發(fā)生出血、壞死或囊性變,血供不豐富,超聲特征,胃平滑肌肉瘤多在第4層呈弱回聲腫瘤,邊界不整齊,呈分葉狀腫瘤體積大,中心部有不規(guī)則無回聲區(qū)是腫瘤出血、壞死、液化所致 腫瘤內血供不豐富,難以顯示彩色血流信號肝內??烧业睫D移灶,鑒別診斷,1、平滑肌瘤的聲

20、像圖特征:(1)胃壁粘膜下腫物,呈圓球狀或分葉狀;粘膜層被抬起,形成拱橋樣粘膜皺襞;(2)腫瘤最大直徑多小于5.0 cm,但也有直徑達9.0 cm的報道;(3)內部呈均勻或較均勻的低回聲;(4)可出現小潰瘍,潰瘍規(guī)整,基底較平滑。2、平滑肌肉瘤的聲像圖特征:(1)胃壁粘膜下腫物,形態(tài)多為分葉狀或不規(guī)則狀;(2)直徑大于5.0 cm,文獻報道腫瘤平均直徑多在10.0 cm;(3)瘤體內部因彌漫出血、組織壞死而回聲增強、回

21、聲不均勻與彌漫出血的程度相關;(4)潰瘍深、大而不規(guī)則;(5)瘤內液化,若液化與潰瘍貫通,腫瘤內生成假腔;(6)易發(fā)生周圍淋巴結和肝臟轉移。,三、胃惡性淋巴瘤,病理: 由胃壁內淋巴濾泡發(fā)生的惡性腫瘤,多發(fā)生在胃小彎和后壁,侵犯胃壁全層,粘膜和漿膜常被腫瘤頂起,有時粘膜層受累形成潰瘍,有時穿透胃壁形成穿孔。病變?yōu)槎喟l(fā)灶,超聲特征,以第3層肥厚為中心,粘膜下腫瘤胃壁增厚或形成大的腫塊,腫塊質地較柔軟,探頭加壓易變形腫塊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