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2fc98c5e-1443-41f3-b8ac-f0cf2ba16535/2fc98c5e-1443-41f3-b8ac-f0cf2ba16535pic.jpg)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抗凝與導管接觸溶栓中遠期療效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0/8/2fc98c5e-1443-41f3-b8ac-f0cf2ba16535/2fc98c5e-1443-41f3-b8ac-f0cf2ba16535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目的:
目前對急性DVT導管接觸溶栓研究報道隨訪時間一般為早中期,國內研究研究對象一般為中央型或混合型,未進行更詳細分型。本課題擬延長隨訪時間,對研究對象精確分型作為切入點,回顧性分析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2016年7月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iliofemora vein thrombosis,IFVT)病例,探討單純抗凝對比導管接觸溶栓聯合抗凝中遠期的療效及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post-th
2、rombotic syndrome,PTS)發(fā)生情況,為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導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療提供臨床依據。
研究方法:
單中心回顧性分析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血管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經血管超聲或血管造影(digital subraction angiography,DSA
3、)確診為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分為單純抗凝組、單純抗凝聯合導管接觸溶栓組;對病例進行仔細查閱,記錄治療前一般臨床資料,采用靜脈彩超或靜脈造影評估治療后通暢情況;用Villalta評分評估兩組PTS發(fā)生率,CIVIQ-2調查問卷評估兩組患者遠期生活質量.整理好臨床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并討論,得出結論。
研究結果:
1.單中心回顧性分析隨訪獲得的75例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病例,單純抗凝組(A組)34例,單純抗凝聯合導管接
4、觸溶栓組(B組)41例。隨訪3~63個月,平均(26.03±19.99)個月。男性27例(27/75,36%),女性48例(48/75,64%)。
左下肢47例(47/75,63%),右下肢15例(15/75,20%),雙下肢13例(13/75,17%)年齡在18~85歲之間。發(fā)病時間為0.5~14d。兩組患者的在性別構成、年齡、肢體分布、基礎疾病、起病病程、發(fā)病病因、隨訪時間上,統計學分析組間沒有差異。
2.治療前
5、A組靜脈通暢評分為(7.29±2.86)、B組為(8.54±3.06),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816,P=0.073);治療后,3、6、12、24、36、48、60個月彩超隨訪,統計分析兩組之間通暢評分,A組通暢評分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理由通暢評分計算出兩組對應月份通暢率,經統計分析,B組通暢率均高于A組,兩組不同月份通暢率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3.平均隨訪(26.0
6、3±19.99)個月,治療后3、6、12、24、36、48、60個月隨訪,CIVIQ-2問卷調查表評分統計,每個隨訪時間點上B組CIVIQ-2評分低于A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理,Villalta評分統計分析,B組Villalta評分低于A組,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TS的總發(fā)生率A為52.94%(18/34)高于B組為21.95%(9/41),兩組之間PTS發(fā)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
7、747,P=0.005);圖10中可知,隨訪60個月A組PTS發(fā)生率大約為52.7%,B組大約為30%,兩組之間PTS發(fā)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Log Rank檢驗:χ2=3.922,P=0.048)。
4.所有導管接觸溶栓患者均植入下腔靜脈濾器,其中永久性濾器4例,濾器回收率90%(37/41)。住院期間均未出現死亡,A組1例局部鼻黏膜出血,1例大便潛血;B組3例穿刺部位滲血,2例鼻黏膜出血,1例尿道出血,1例陰道出血,1例肺
8、栓塞;局部皮膚、黏膜出血予對癥處理后均可緩解,肺栓塞予吸氧、心肺復蘇等治療患者病情穩(wěn)定;各組并發(fā)癥均經χ2檢驗,P>0.05(Fisher確切概率檢驗),差異無統計學差異。B組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9.5%)高于A組(5.9%)
5.溶栓后顯示髂靜脈狹窄本組導管接觸溶栓后髂靜脈狹窄15例,其中球囊擴張2例,球囊擴張并支架(美國波科公司,wallstent或Luminexx)植入13例,治療后3、6、12、24個月均獲得隨訪,其中有
9、2例支架內血栓形成,發(fā)生在24個月。
6、A組平均住院時間為(9.18±3.20)天,B組平均住院時間(12.22±4.91),秩和檢驗(U=364.500,P<0.01),A組住院時間較B組短。
研究結論: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1、治療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抗凝治療及導管接觸溶栓聯合抗凝治療都能改善靜脈通暢情況,但導管接觸溶栓治療靜脈通暢率高于單純抗凝組。
2、導管接觸溶栓聯合抗凝治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脈沖溶栓配合導管取栓治療急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 導管溶栓治療早期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及安全性系統評價.pdf
- 髂股靜脈血栓形成綜合介入治療與全身溶栓治療對比臨床療效評價.pdf
- 導管溶栓聯合球囊擴張治療髂股靜脈血栓的研究.pdf
- 導管溶栓與系統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對比研究.pdf
- 導管接觸溶栓與系統溶栓治療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療效的對比分析.pdf
- 髂股靜脈急性血栓形成導管溶栓術中PTA的應用價值.pdf
- 下肢深靜脈血栓抗凝溶栓治療療效及風險評估.pdf
- 置管溶栓+支架植入術治療急性髂股靜脈血栓的療效分析.pdf
- 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導管溶栓治療與外周靜脈溶栓治療的療效對比.pdf
- 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導管溶栓的專家共識
- 導管局部溶栓與全身藥物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比較.pdf
- 導管接觸溶栓聯合下腔靜脈濾器置入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分析.pdf
- 下肢深靜脈血栓導管內溶栓與淺靜脈溶栓的臨床觀察.pdf
- 臨時下腔靜脈濾器防護下經小隱靜脈置管溶栓與足背靜脈溶栓在急性髂-股靜脈血栓形成治療中的療效對比.pdf
- 高壓脈沖灌注模式導管接觸性溶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pdf
- 經外周靜脈及介入導管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療效分析.pdf
- 雙通道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分析.pdf
- 導管接觸性溶栓、全身系統溶栓臨床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比較研究.pdf
- 導管接觸性溶栓治療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并發(fā)肺栓塞的臨床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