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8ab462f6-d741-45df-8c5d-f928ec1c21bc/8ab462f6-d741-45df-8c5d-f928ec1c21bcpic.jpg)
![假高粱及近似種的醇溶蛋白電泳和PCR鑒定.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1/8/8ab462f6-d741-45df-8c5d-f928ec1c21bc/8ab462f6-d741-45df-8c5d-f928ec1c21bc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世界十大惡性雜草之一,被我國列為進境植物危險性有害生物。它有多個近似種,如黑高粱(S.almum)、光高粱(S.nitidum)、擬高粱(S.propinquum)、蘇丹草(S.sudanense)和二色高梁(S. bicolor)等,在形態(tài)特征上極為近似,給鑒定帶來了很大的難度;同時由于假高粱及近似種的種子往往夾雜在進出境的農產品中傳播,其形態(tài)特征往往會因運輸過程中的顛簸磨
2、損而不完整或完全丟失,給準確鑒定假高粱及其近似種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為快速準確的檢測假高粱及其近似種,本文在分析醇溶蛋白SDS-PAGE和DNA序列差異的基礎上,建立了假高粱及其近似種的醇溶蛋白電泳和PCR檢測方法。 參考國際種子協(xié)會(ISTA)推薦的醇溶蛋白研究方法,以高粱種子為材料,大麥、小麥、玉米等為參照,研究了不同提取劑、提取劑用量、濃度和還原劑濃度對高粱種子醇溶蛋白提取的影響。蛋白濃度測定和SDS-PAGE電泳表明,
3、60%叔丁醇加入4%DTT、樣品質量比提取劑用量為1:8(g/mL)為提取高梁種子醇溶蛋白的最佳條件。該條件下,提取高梁屬不同種的種子醇溶蛋白,得到的高粱屬種子醇溶蛋白的“指紋”圖譜表明,種間醇溶蛋白譜帶的條帶數、帶型以及深淺度存在差異,可以用來區(qū)分高粱屬內各種。 據GenBank中二色高粱的一段927Kb的ChiB DNA序列設計一對通用引物D16/D18,PCR擴增并分析了假高粱及其近似種ChiB序列的差異,結果表明,假高粱
4、與黑高粱的擴增產物為567-607bp,親緣關系較近達97.5-100%,聚類分為一組;擬高粱、二色高粱等聚為一組,它們之間的相似度為95.1-97.6%;光高粱的遺傳距離最遠,與其他供試材料的相似度只有72.3-74.7%,自為一組。根據序列分析結果設計了特異引物D51/D55,可以鑒定檢疫性雜草假高粱和黑高粱。 根據高粱屬核糖體內轉錄間隔區(qū)(ITS)序列,設計引物S3/S9,PCR擴增和分析結果表明,二色高粱、喀麥隆高粱、假
5、高粱、黑高粱的ITS部分序列長度為597bp,擬高粱的長度為598bp,屬于同一組,親緣關系較近為98.8-100%,多色高粱的長度為598bp,光高粱為602bp,二者親緣關系較近為96.9-97.2%。序列分析結果支持將光高粱也歸為多色高粱所在的擬似高粱區(qū)組。在分析序列的基礎之上,設計的光高粱鑒定引物N3/N5,可以將光高粱從其它近似種中區(qū)分開來。利用乙醇脫氫酶1(Adh1)部分序列設計引物SW11/SW17,SW22/SW24,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一種新型α-醇溶蛋白基因的分子鑒定.pdf
- 小麥及其近緣種α-醇溶蛋白的鑒定與編碼基因的分子克隆.pdf
- 小麥種子貯藏蛋白鑒定及醇溶蛋白編碼基因的分子克隆.pdf
- 高粱種質資源種子醇溶蛋白突變性狀的發(fā)掘與表征.pdf
- 小麥祖先種ω-醇蛋白基因的克隆與a-醇溶蛋白基因轉化小麥研究.pdf
- 小麥面筋蛋白中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分離及結構研究.pdf
- ω-醇溶蛋白基因的克隆及通過RNAi抑制小麥α-醇溶蛋白基因家族表達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在醇水中的凝聚行為和性質研究.pdf
- α-醇溶蛋白與小麥育種.pdf
- 水溶蛋白電泳技術鑒定雜交油葵品種純度的研究及應用.pdf
- 玉米醇溶蛋白糖接枝改性及應用.pdf
- 溶澡弧菌PCR檢測及SSCP在毒力株鑒定的應用.pdf
- 玉米醇溶蛋白的改性及成膜性質研究.pdf
- 檸檬酸交聯淀粉和小麥醇溶蛋白的研究.pdf
- PAGE和LC法分離小麥及其近緣種屬醇溶蛋白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亞基的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微膠囊的制備及性質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的提取純化及增塑成膜研究.pdf
- 玉米α-醇溶蛋白基因家族的表達研究.pdf
- 玉米醇溶蛋白靜電紡絲凝膠膜的制備及性能.pdf
- 擠壓成型玉米醇溶蛋白膜的制備及性質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