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MRI和PWI在大腦中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應用價值.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的:通過多年的研究已經明確:在全世界范圍內,尤其在中國,大腦中動脈(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粥樣硬化斑塊及其引起的狹窄是引起缺血性腦病最常見的原因。對MCA常用的檢查方法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以

2、及經顱多普勒超聲(transcraninalDopple,TCD)等,但這些檢查對診斷MCA狹窄的原因有限。近年來,隨著高場MR的出現(xiàn),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RI,HRMRI)在顱內動脈中的應用引起了人們的注意。HRMRI能發(fā)現(xiàn)MCA粥樣硬化斑塊,能準確評價MCA的狹窄程度,并具有判斷斑塊穩(wěn)定性的潛力。近年來隨著高場MR快速發(fā)展,磁敏感灌注加權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

3、I)在評估腦缺血方面的作用日漸突出。尤其是平面回波(echo planar imaging,EPI)技術的應用,以及順磁性對比劑的發(fā)展,開展MR定量或半定量測量腦組織血流灌注技術已日漸成熟。在目前檢查手段當中PWI是能較早發(fā)現(xiàn)腦血流動力學異常的一種檢查方法。早期發(fā)現(xiàn)和診斷腦血流的減少,對指導臨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探討HRMRI和PWI在單側MCA狹窄引起TIA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收集2011年4月~2012年2月

4、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神經內科收治、經MRA診斷為單側MCA狹窄或閉塞的TIA患者43例,其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26~71歲,平均年齡54.02±11.17歲,對該組患者行HRMRI和PWI檢查?;颊呔蠺IA發(fā)作,病程2個月~2年,TIA診斷標準:由腦、脊髓或視網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發(fā)急性梗死的短暫性神經功能障礙。病例納入標準:所有病例均為TIA患者,MRI常規(guī)掃描及DWI掃描無急性腦梗死及大面積陳舊性腦梗死患者,MRA檢查發(fā)

5、現(xiàn)單側MCA狹窄患者。排除標準:腦內出血、腦內腫瘤、腦部外傷、炎性病變及其它神經系統(tǒng)疾病的病例;MRA檢查排除頸動脈、雙側MCA狹窄、煙霧病以及其它非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病變。所有患者均先通過腦MRA發(fā)現(xiàn)單側MCA M1段狹窄后,行HRMRI檢查分析管腔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情況,對粥樣硬化斑塊進行AHA分型,判斷斑塊穩(wěn)定性,并計算血管狹窄程度,然后再行PWI檢查,所有檢查均在發(fā)病間歇期進行。將患者MCAHRMRI及PWI檢查數(shù)據(jù)傳輸?shù)絊ie

6、mens syngo工作站進行處理,所有處理過程中均有兩位有經驗的放射科醫(yī)師進行,對于有異議的地方商定后再行決議。首先對管腔內粥樣硬化斑塊情況進行評估和分級,判斷其穩(wěn)定性;其次對MCA狹窄程度按照Samuels標準及方法進行測量,對于兩人測量結果出入較大者,均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按狹窄程度分為輕度狹窄(0~29%)、中度狹窄(30~69%)、重度狹窄(70~99%)、閉塞(100%)。然后利用Siemens syngo工作站對PWI數(shù)據(jù)進

7、行處理,獲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圖,計算機自動重建并計算出相對腦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相對腦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flow,rBCF)、相對平均通過時間(relative mean transit time,rMTT)、達峰時間(time to peak,TTP)參數(shù)圖。選擇MCA供血區(qū)層面,避開血管走行區(qū)及陳舊性梗死區(qū)域,人工勾畫出感興趣區(qū)(re

8、gion of interest,ROI),測量出雙側感興趣區(qū)灌注參數(shù)值,最后獲得rCBV、rCBF、rMTT、TIP灌注參數(shù)。同樣方法對10名志愿者PWI進行處理。全部數(shù)據(jù)采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兩組間比較使用配對t檢驗,變量之間的關系通過Pearson相關檢驗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HRMRI獲得155個符合要求的陽性血管斷面,其中Ⅲ型斑塊49個(31.6%)管腔彌漫性增厚或

9、偏心小斑塊;Ⅳ~Ⅴa型41個(26.5%),表現(xiàn)為大的脂質核心,斑塊內無出血;Ⅴb型4個(2.5%),表現(xiàn)為斑塊內可見鈣化信號;Ⅵ型13個(8.4%),表現(xiàn)為復雜斑塊,斑塊內可見點狀出血信號;Ⅴc型48個(31.0%),表現(xiàn)為纖維成分,斑塊內無明顯脂質核,管腔幾乎閉塞。其中軟斑塊(易損斑塊)即(Ⅳ~Ⅴa型,Ⅵ型)54個(34.8%),硬斑塊(穩(wěn)定斑塊)即(Ⅲ型、Ⅴb型、Ⅴc型)101個(65.2%),軟硬斑塊在雙側MCA間分布無統(tǒng)計學差

10、異(卡方檢驗P=0.257>0.05)。HRMRI診斷4例輕度狹窄,11例中度狹窄,22例重度狹窄,6例閉塞。其中8例與MRA診斷不一致,MRA診斷為閉塞4例,HRMRI診斷為重度狹窄。對照組:雙側大腦半球各項灌注參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62、-1.876、1.825、-0.019,P>0.05)。43例單側MCA狹窄TIA患者,42例患者雙側大腦半球灌注有差異,表現(xiàn)為rCBF降低、rMTT、TTP延長(P<0.05),rCB

11、V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11例單側MCA中度狹窄患者,動脈狹窄程度與患側rCBV、rCBF無相關性(P>0.05),與rMTT、TTP成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760、0.688;與患、健側rCBV、rCBF比值無相關性(P>0.05),與患、健側rMTT、TTP比值成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896、0.731。22例單側MCA重度狹窄患者,動脈狹窄程度與患側rCBV、rCBF、rMTT、

12、TTP無相關性(P>0.05);單側MCA重度狹窄患者動脈狹窄程度與患、健側rCBV、rCBF比值無相關性(P>0.05),與患、健側rMTT、TTP比值成正相關(P<0.05),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450、0.857。
   結論:⑴HRMRI可應用于顯示MCA粥樣硬化斑塊;⑵HRMRI對粥樣斑塊進行AHA分型,可初步對粥樣硬化斑塊的穩(wěn)定性進行評估,并可用于MCA狹窄程度的判定;⑶MTT、TTP灌注參數(shù)可以發(fā)現(xiàn)腦部早期缺血改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