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3d1a363a-3c07-40cb-be81-85e4a215a3d7/3d1a363a-3c07-40cb-be81-85e4a215a3d7pic.jpg)
![IL-1α,IL-1β,IL-18和IL-3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血清水平與系統(tǒng)性硬皮病的相關性研究.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9/12/3d1a363a-3c07-40cb-be81-85e4a215a3d7/3d1a363a-3c07-40cb-be81-85e4a215a3d7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研究背景:系統(tǒng)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cleroderma;SSc)是一種以皮膚和內臟纖維化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該病的基本病理變化表現(xiàn)為內皮細胞的損傷導致的彌漫性血管病變,緊接著是免疫系統(tǒng)的活化,輕度的炎癥,以及細胞外基質的過度表達引起的組織的纖維化。世界范圍內該病的患病率約為7/100萬~489/100萬,男女患病比約為1:7。該病具體的發(fā)病機制并不清楚,但是大量的研究認為基因因素與環(huán)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2、共同導致了該病的發(fā)病。
多種自身抗體的產(chǎn)生以及細胞因子的異常表達等可導致免疫系統(tǒng)調節(jié)紊亂,影響著 SSc的發(fā)生。免疫系統(tǒng)細胞分泌的可溶性的因子如 IL-1α,IL-1β,IL-4,IL-6,IL-13,IL-17,IL-18,IL-33等可能參與SSc的纖維化的調節(jié)或者是導致血管的損傷,其中IL-1α,IL-1β,IL-18和IL-33屬于IL-1家族細胞因子的成員,該家族成員還包括IL-1Ra,IL-36α,IL-36β,I
3、L-36γ,IL-36Ra,IL-37和IL-38,本課題組之前的研究指出IL-1家族與SSc存在著潛在的關聯(lián)。
細胞因子的表達受其基因水平的調節(jié),IL-1家族細胞因子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可能與SSc的發(fā)病相關。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IL-1A-889C/T(rs1800587),IL-1B-511C/T(rs16944),IL-18-607C/A(rs1946518)和IL-18-137G/C(rs187238)以及IL-33
4、rs7044343基因位點與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和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遺傳易感性相關,但是缺少與中國漢族人群SSc遺傳易感性相關的報道。
本研究采用病例對照研究的方法,分別使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和ELISA方法檢測SSc患者及健康對照者IL-1A,IL-1B,IL-18和IL-33基因位點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血清表達水平,分別探討IL-1A,IL-1B,IL-18和IL-33與SSc之間的關系。
研究一、IL-
5、1α,IL-1β,IL-18和IL-33在系統(tǒng)性硬皮病病人外周血中的表達水平
目的:比較SSc患者組和健康對照組外周血清IL-1α,IL-1β,IL-18和IL-33表達水平的差異,探討SSc患者血清IL-1α,IL-1β,IL-18和IL-33表達水平與SSc患者臨床實驗室特征之間的關聯(lián)性。
方法:病例資料來自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和附屬省立醫(yī)院風濕免疫科SSc病人,共收集56例,男性7例女性49例。所有的患者均
6、符合198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關于本病的診斷標準。正常對照來自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健康體檢中心,共收集與病例年齡、性別匹配的56例健康體檢者,男性8例女性48例。研究對象完成知情同意之后,采集外周靜脈血。運用ELISA試劑盒分別檢測IL-1α,IL-1β,IL-18和IL-33的表達水平。采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分析病例組和對照組 IL-1α,IL-1β,IL-18和IL-33的表達水平是否存在差異。所有檢驗均使用SPSS10.01軟件
7、,檢驗準α=0.05。
結果:(1) SSc病例組和對照組中IL-1α濃度分別為5.24±0.408 pg/ml和4.77±0.332 pg/ml,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211)。IL-1β,IL-18和IL-33的濃度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病例組和對照組IL-1β的表達水平分別為47.80±1.799 pg/ml和37.98±1.352 pg/ml,IL-18的表達水平分別為158.2±6.687 pg/ml和132.4±
8、4.363 pg/ml,IL-33的表達水平分別為43.85±1.250 pg/ml和33.11±1.068 pg/ml),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小于0.05。
(2)臨床實驗室特征不同組IL-1α,IL-1β,IL-18和IL-33血清表達水平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不同特征之間的IL-1α,IL-1β,IL-18和IL-33血清水平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值均大于0.05)。
結論:SSc患者組與健康對照組IL-1α
9、血清中的表達水平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而病例組IL-1β,IL-18和IL-33的表達水平高于健康對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IL-1α,IL-1β,IL-18和IL-33血清表達水平與實驗室臨床資料的關聯(lián)性分析未發(fā)現(xiàn)顯的相關性。
研究二、IL-1α,IL-1β,IL-18和IL-3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系統(tǒng)性硬皮病關聯(lián)性研究:病例對照研究和meta分析
目的:比較 SSc患者和健康對照組 IL-1A-889C/T(rs1
10、800587)和IL-1B-511C/T(rs16944),IL-18-607C/A(rs1946518)和IL-18-137G/C(rs187238)以及 IL-33 rs7044343基因位點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分布的差異,分析 IL-1A-889C/T(rs1800587)和IL-1B-511C/T(rs16944),IL-18-607C/A(rs1946518)和IL-18-137G/C(rs187238)以及IL-33 rs
11、7044343基因位點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臨床特征關聯(lián)。
方法:本研究納入的病例均來自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和附屬省立醫(yī)院風濕免疫科的SSc病人,一共收集了58例(女性53例,男性5例)。健康對照來自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健康體檢中心與病例性別和年齡匹配的113例(女性107例,男性6例)。運用TaqMan基因分型方法檢測SSc病例組和健康對照組IL-1A-889C/T(rs1800587)和IL-1B-511C/T(rs16
12、944),IL-18-607C/A(rs1946518)和IL-18-137G/C(rs187238)以及IL-33 rs7044343基因位點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運用meta分析的方法綜合分析IL-1A-889 C/T和IL-1B-511C/T基因的多態(tài)性與SSc之間的關聯(lián)。
使用χ2檢驗或確切概率法來比較分析兩組間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頻率的差異,所有統(tǒng)計分析均使用SPSS10.01軟件。檢驗水準α為0.05。
結果
13、:(1)病例組和健康對照組基因分型的結果均符合哈迪-溫伯格平衡(P>0.05)。
(2) SSc患者組IL-1A-889C/T(rs1800587)基因CC,CT和TT的基因型頻率分別為19.0%,60.3%和20.7%,對照組為69.0%,25.7%和4.4%,兩組基因型的分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等位基因的比較發(fā)現(xiàn),IL-1A-889C/T(rs1800587)基因位點 T等位基因的頻率分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 versus
14、 C,OR=2.345,95%CI:1.518-3.622,P=0.000)。顯性模型(TT+TC versus CC)基因型的頻率分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4.167,95%CI:2.016-8.612,P=0.000)。IL-18-607C/A(rs1946518)基因位點C等位基因的頻率分布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C versus A,OR:1.665,95%CI:1.060-2.614,P=0.026),顯性模型(CC+AC ve
15、rsus AA)基因型頻率的分布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2.443,95%CI:1.081-5.519,P=0.029)。其它基因頻率分布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3)抗核糖核蛋白抗體陽性與陰性組IL-1B-511C/T(rs16944)基因位點等位基因C和T的頻率分布的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23)。呼吸困難組與未出現(xiàn)該癥狀組IL-18-607C/A(rs1946518)基因CC,CA和AA分布頻率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
16、意義(P=0.037),同時與IL-33 rs7044343基因位點等位基因C和T的分布頻率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2);血尿的陽性率與IL-18-607C/A(rs1946518)基因等位基因 C和A存在統(tǒng)計學關聯(lián)(P=0.039)。血沉的升高與 IL-18-137G/C(rs187238)基因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均存在關聯(lián)(P值分別等于0.019和0.006)。
(4) meta分析結果顯示IL-1A-889C/T
17、基因多態(tài)性與SSc發(fā)病風險的關聯(lián)性研究,OR值合并結果顯示,病例和對照中基因頻率的分布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2篇共納入320例病例和934例健康對照的文獻探討了IL-1B-511C/T與SSc之間的關聯(lián),基因型 CC versus TT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OR=1.675,95%CI:1.029-2.726,P=0.038),同樣地等位基因 C versus T也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OR=1.354,95%CI:1.051-1.745,P=0
18、.019)。
結論:本研究第一次報道了中國漢族人群中IL-1A-889C/T(rs1800587)和IL-1B-511C/T(rs16944)基因位點與 SSc發(fā)病易感性之間的關聯(lián),同時第一次報道了IL-18-607C/A(rs1946518)和IL-18-137G/C(rs187238)以及IL-33 rs7044343基因位點與SSc發(fā)病易感性之間的關聯(lián)。IL-1A rs1800587 T等位基因和IL-18 rs194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IL-1、IL-18、IL-33基因多態(tài)性與遲發(fā)性阿爾茨海默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33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血清水平與HCV感染臨床轉歸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IL-4基因多態(tài)性與腦梗塞相關性研究.pdf
- IL-6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血清水平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9血清水平及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9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及血清水平與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β、IL-8和IL-10基因多態(tài)性與心肌梗死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β基因多態(tài)性、IL-10基因多態(tài)性與慢性鼻-鼻竇炎相關性研究.pdf
- IL-1β基因多態(tài)性與結核易感性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8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和宮頸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pdf
- NAFLD患者腸道菌群改變與膳食因素及血清LPS、IL-18、IL-1β的相關性研究.pdf
-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和IL-1β水平的變化及意義.pdf
- IL-18基因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生物信息學研究與臨床評價.pdf
- IL-1、TNF-α基因多態(tài)性與漢人Alzheimer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白介素(IL)-16及白介素(IL)-18基因多態(tài)性與哮喘的相關性研究.pdf
- 裕固族人群IL-1基因多態(tài)性分析.pdf
- 惡性腫瘤陰虛證與細胞因子IL-1α、IL-1β、IL-1R及IL-8相關性的研究.pdf
- IL-1β基因rs16944(G>A)多態(tài)性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pdf
- 血清IL-33、IL-35、IL-37、IL-38與梅毒細胞免疫的相關性研究.pdf
- IL-1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的關聯(lián)性研究及功能驗證.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