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血相關知識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輸血相關知識,綿陽富臨醫(yī)院外一科張蕾,,輸血的歷史輸血前的檢查輸血的相關指標取血的程序臨床輸血的注意事項輸血不良反應的緊急處理,輸血歷史,英國牛津大學的生物學家諾維于 1665 年成功地進行了狗與狗之間輸血的研究;1667 年 6 月 15日 , 法國醫(yī)生戴利斯將一只小羊羔的血輸給了一個 15 歲的男孩 , 從而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體輸血。但被輸血的病人接二連三地死亡之后 , 法國、英國先后下令禁止輸血或在人體進行輸血實驗。

2、從此 , 輸血的研究開始衰落 , 人們回避這個神秘的領域達150 年之久。,著名的英國生理學家、婦產科醫(yī)生布倫達爾1818 年 9 月 26 日完成世界上首例有完整記載的人與人之間的輸血 ,但病人兩天后死亡。在此之后繼續(xù)進行的 9 例輸血中 , 有 5 例獲得成功 ,4 例仍然被死神奪去了生命。,1900 年 , 維也納大學的血液學專家蘭特斯坦納發(fā)現(xiàn)了 ABO 血型,在蘭特斯坦納發(fā)現(xiàn)血型之初 , 臨床輸血仍出現(xiàn)許多致命的溶血反應 , 人

3、們并未明確這些致命反應與血型的關系 , 直至 10 年之后才逐漸懂得 A 型血不能輸給 B 型血的人 ,B 型血也不能輸給 A 型血的人 ,O型血可以輸給任何人 ,AB 型可以接受任何一種類型的血。由于蘭特斯坦納的發(fā)現(xiàn)對安全有效地輸血具有劃時代的杰出貢獻 , 因此他獲得了1930 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 , 并贏得“血型之父”的美稱。,,A AB

4、 BO OAB AB,,輸血前需檢查的項目有那些呢?????,輸血前的檢查項目,血紅蛋白(HGB)紅細胞壓積(HCT)血型(BG) 血小板(PLT)谷丙轉氨酶(ALT);艾滋病抗體檢查(HIV);丙型肝炎抗體檢查(HCV);乙肝表面抗原(HBsAg);梅毒血清學試驗(TRUST);,,輸血前五項,,那些

5、病人需要輸血呢??????????,例1: 沈某,女,27歲,主訴勞累后頭暈、心慌一月余。 一、體查: 一般情況好,貧血貌,心肺無異常, 腹部膨隆,子宮臍上三指,胎兒心音130次/分。 二、血常規(guī):紅細胞 2.0×1012/L,血紅蛋白50g/L,白細胞8.0×109/L, 血小板150×109/L。血型:“A”。 三、診斷: 1.妊娠7月; 2.貧血待查(重度貧血) 四、治療經過: 輸A型

6、全血 400ml,無不良反應,自覺輸血后頭暈、心慌大有好轉。夜班醫(yī)生再給患者輸全血400ml,輸入100ml左右時,患者訴胸悶、頭痛、干咳,坐起來好受些。護士將輸血速度適當加快,以便盡早結束輸血。10分鐘后,患者胸悶加劇,呼吸急促,有大量血性泡沫樣痰咳出,煩燥不安,大汗淋漓,醫(yī)生全力搶救無效死亡。 五、問題 (1)死于什么輸血反應? (2)診療過程中有哪些失誤? 例2 患者,女,54歲,血型“B”。急性重癥膽管炎術后26天,輸

7、注同型血漿200ml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口唇指甲紫紺,血壓 12.0/0.3kpa(90/70mmHg),呼吸28次/分,兩肺聞及濕羅音。 1、治療經過: 經吸氧、地塞米松10mg靜注,未見效,半小時后,紫紺加重,肢體濕冷,兩肺濕羅青增多。血壓8.0/5.3(60/40lmmHg),呼吸36-44次/分,似急性肺水腫合并休克。用升壓藥維持血壓,地塞米松20mg、q8h,速尿20mg、q8h,先后用東茛菪堿和喘定治療,24小時后兩肺濕羅音

8、減少,44小時后停用升壓藥,59小時后呼吸降至28-30次/分,肺部濕羅音消失,以后病情逐漸好轉,痊愈出院。 2、進一步調查: 患者既往無過敏史,所輸血漿為庫存6天,供者為女性,49歲,生育3胎。 3、問題: (1)該患者是什么輸血不良反應? (2)如何預防,臨 床 輸 血 程 序,急診用血程序:有輸血指征→醫(yī)生考慮→電話臨時告知檢驗科做好輸血準備→及時填寫輸血申請單(一式兩份)→臨床護士采集標本→標本、申請單送達檢驗科→護

9、士與檢驗科人員核對標本及申請單驗收→雙方簽字;檢驗科人員將血液交叉配血→合格后 →簽寫輸血記錄單(一式兩份) →通知護理人員取血;護理人員與檢驗科人員將對血液進行核對→無誤→簽字;,臨 床 輸 血 程 序,術前備血程序:預定輸血→告知患者(簽訂輸血同意書)(鼓勵患者親友互助獻血)→輸血前實驗室檢查(輸血前五項)→填寫申請單(一式兩份)→上級醫(yī)師審核并簽字→醫(yī)師與檢驗科人員進行核對→臨床護士采集標本(交叉配血試驗項目必須單獨放置一管

10、標本)→護士核對受血者輸血資料是否齊全→標本、申請單送達檢驗科 →護士與檢驗科人員核對標本及申請單驗收→登記→雙方簽字其余同急診程序,臨 床 輸 血 程 序,特殊血輸血程序:對于需要:小劑量濃縮紅細胞Rh陰性血機單采濃縮血小板洗滌紅細胞冷沉淀全血的患者,必須先提前(至少兩天)通知檢驗科預定血液;其余同術前備血程序,要求:填寫真實、完整、無空白處;字跡清晰、不得涂改;明確輸血目的;一式

11、兩份;科主任簽名制;,臨床輸血申請的填寫,輸血標本的采集與送檢,臨床護士采集標本(交叉配血試驗項目必須單獨放置一管標本);采取血液量為:2ml;標本、申請單、親友互助獻血反饋單一并送達檢驗科,護士與檢驗科人員核對標本及申請單驗收,非正式護理人員(實習生、進修生)不得簽字;雙方登記《交叉配血標本交接登記本》;,發(fā)血程序及注意事項,一、配血合格后,由醫(yī)護人員到檢驗科取血。二、取血與發(fā)血的雙方必須共同查對患者姓名、性別、病案號、門

12、急診/病室、床號、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試驗結果,準確無誤時,雙方共同簽字后方可發(fā)出。,三、凡血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一律不得發(fā)出:1):標簽破損、字跡不清;2):血袋有破損、漏血;3):血液中有明顯凝塊;4):血漿中有明顯氣泡、絮狀物或粗大顆粒;5):血漿呈乳糜狀或暗灰色;6):未搖動時血漿層與紅細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現(xiàn)溶血;7):紅細胞層呈紫紅色;8)過期或其他須查證的情況。四、血液發(fā)出后不得返回。,發(fā)血程序及注

13、意事項,輸血后的評詁,輸血程序完畢后,臨床醫(yī)生要對患者進行一次輸血后的評詁;方法是輸完血制品后的數(shù)小時進行檢測血液成分的含量測定;對于未達到預期療效的應查找原因;,輸血不良反饋單的填寫,血制品輸入時,如遇患者出現(xiàn)輸血反應時,應立即停止輸注;通知檢驗科人員對其血制品和交叉配血試驗進行重復檢查;將結果寫入《輸血不良反饋單》,反饋檢驗科備案;,如何開展親友互助獻血(1),醫(yī)生、護士大力宣傳,積極動員;請患者的經治醫(yī)生按要求填

14、寫好《贛州市公民互助獻血通知單》;由患者的親友持《贛州市公民互助獻血通知單》和本人身份證(或有效證件)前往贛州市中心血站(贛州市文明大道26號)或愛心獻血屋(贛州市南門廣場百大超市旁)獻血;,市中心血站根據(jù)《贛州市公民互助獻血通知單》反饋單Ⅰ中的累計獻血量向該院提供等量血液,醫(yī)院輸血科或中轉血庫則根據(jù)《贛州市公民互助獻血通知單》反饋單Ⅱ向臨床發(fā)放該患者親友互助獻血的等量血液,以便擇期手術的如期進行。,如何開展親友互助獻血(2),建

15、 議,醫(yī)學科學尤其是臨床醫(yī)學、免疫學和基因技術學科的快速發(fā)展,勢必對輸血醫(yī)學提出新的要求并推動其發(fā)展,輸血醫(yī)學的發(fā)展又有助于促進其它臨床學科的發(fā)展,輸血醫(yī)學在這種因果關系的推動下仍將不斷出現(xiàn)新的觀念、方法和制品,WHO建議:臨床醫(yī)生適時更新輸血知識。,全血并不全,全血并不全,血液中的保存液是針對紅細胞設計的,只對紅細胞有保存作用,全血只要一離開人體就發(fā)生變化,其變化程度與保存液種類、保存溫度和保存時間長短有關。全血中主要有效成分是紅

16、細胞,其療效與紅細胞相似,其余成分濃度低,有的已喪失功能或活性,起不到治療作用,而不良反應卻比紅細胞多,血液離開循環(huán),發(fā)生“保存損害”;白細胞中的粒細胞是短命細胞,很難保存,全血在4℃保存一天后,粒細胞即已喪失功能;血小板需要在22±2℃振蕩條件下保存,4±2℃保存對血小板有害,血小板在全血內保存12小時喪失大部分活性,保存24小時喪失全部活性;凝血因子Ⅷ和Ⅴ不穩(wěn)定,保存1一3天活性喪失50%,Ⅷ因子保存24小時后活

17、性下降50%,Ⅴ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損失50%;比較穩(wěn)定的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纖維蛋白原。,失血量不超過血容量的20%只輸液,不輸血失血量達血容量的20%~50%時,輸液和輸紅細胞失血量達血容量的50%~100%,輸液加輸紅細胞和白蛋白失血量超過總血容量,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輸血小板、血漿和冷沉淀失血量大且有進行性失血的休克病人可輸部分全血血容量已被糾正的失血病人輸紅細胞,急性出血病人通常的輸血方法,成 分 輸 血 概 要

18、,一、成分輸血的定義: 血液由不同血細胞和血漿組成。將供血者血液的不同成分應用科學方法分開,依據(jù)患者病情的實際需要,分別輸入有關血液成分。,成分輸血的優(yōu)點,成分輸血具有療效好,副作用小、節(jié)約血液資源以及便于保存和運輸?shù)葍?yōu)點,各地應積極推廣。,成分輸血的類別,1、濃縮紅細胞(CRC)2、少白細胞紅細胞3、紅細胞懸液(CRCs) 4、洗滌紅細胞5、冰凍紅細胞(FTRC)6、手工分離濃縮血小板(PC—1)7、機器單

19、采濃縮血小板(PC—2)8、機器單采濃縮白細胞懸液(GRANs)9、新鮮液體血漿(FLP)10、新鮮冰凍血漿11、普通冰凍血漿(FP) 12、冷沉淀(Cryo),成分輸血——紅細胞(1),成分輸血——紅細胞(2),6.年輕紅細胞,這種制品是由平均年齡約30天的紅細胞和較多的網(wǎng)織紅細胞組成。常用血細胞分離機采集。這種紅細胞輸入人體后存活時間比普通紅細胞長,攜氧能力比一般紅細胞強,是需要長期輸血患者最為理想的血制品。該制品主要用于

20、長期輸血患者,如海洋性貧血、嚴重的再障等,以便延長輸血間隔,減少輸血次數(shù),延緩繼發(fā)性血色病的發(fā)生。該制品制備后需立刻輸注,不宜長期保存。因制備成本較高,目前在我國尚難推廣使用。,成分輸血——血小板,成分輸血——白細胞,成分輸血——血漿(1),成分輸血——血漿(2),成分輸血——冷沉淀,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1),一、濃縮紅細胞 用于需要提高血認攜氧能力,血容量基本正?;虻脱萘恳驯患m正的患者。低血容量患者可配晶體液或膠體液應用.

21、 1.血紅蛋白>100g/L,可以不輸. 2.血紅蛋白<70g/L,應考慮輸. 3.血紅蛋白70~100g/L之間,根據(jù)患難與共者的貧血程度、心肺代償功能、有無代謝率增高以及年齡等因素決定.,二、血小板 用于患者血小板數(shù)量減少或功能異常伴有出血傾向或表現(xiàn). 1.血小板計數(shù)> 100×109/L,可以不輸. 2.血小板計數(shù)< 50×109/L,應考慮輸.

22、 3.血小板計數(shù)(50~100) ×109/L之間,應根據(jù)是否有自發(fā)性出血或傷口滲血決定. 4.如術中出不現(xiàn)不可控滲血,確定血小板功能低下,輸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2),三、新鮮冰凍血漿 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 1.PT或APTT >正常1.5倍,創(chuàng)面彌漫性滲血。 2.患者急性大出血輸入大量庫存全血或濃縮紅細胞后(出血量或輸血量相當于患者自身血容量),應補充凝血因子。

23、 3.病史或臨床過程表現(xiàn)有先天性或獲持性凝血功能障礙。 4.緊急對抗華法令的抗凝血作用。,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3),四:全血 用于急性大量血液丟失可能出現(xiàn)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或患者存在持續(xù)活動性出血,估計失血量超過自身血容量的30%。 回輸自身全血不受本指征限制,根據(jù)患者血容量決定。,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4),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攜氧到機體的組織細胞。貧血及血容量不足都會影響機體氧輸送,但這兩者的生理影響是不一

24、樣的,失血達總血量30%才會有明顯的低容量表現(xiàn),年輕體健的患者補充足夠液體(晶體液或膠體液)就可以完全糾正其失血造成的血容量不足。全血或血漿不宜作擴容劑。作為擴容劑,禁止用FFP促進傷口愈合。,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5),無器官器質性病變的患者,只要血容量正常,紅細胞壓積達0.2(血紅蛋白>60g/L)的貧血不會影響組織氧合。急性貧血患者,動脈血氧含量的降低可以被心輸出量的增加及氧離曲線右移而代償; 當然,心

25、肺功能不全和代謝率增高的患者應保持血紅蛋白濃度> 100g/L以保證足夠的氧輸送。,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6),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7),手術患者在血小板>50×109/L時,一般不會發(fā)生出血增多,血小板功能低下(如繼發(fā)于術前阿司匹林治療)對出血的影響比血小板計數(shù)更重要. 手術類型和范圍、出血速度、控制出血能力、出血所致后果的大小以及影響血小板功能的相關因素(如體外循環(huán)、腎衰、嚴重肝病用藥)等,都

26、是決定是否決定輸血小板的指征。,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8),分娩婦女血小板可能會低于50×109/L(妊娠性血小板減少)而不一定輸血小板。 因輸血小板后的峰值決定其效果,緩慢輸入的效果較差,所以輸血小板時應快速輸注,并一次性足量使用。,手術及創(chuàng)傷輸血指南(9),只要纖維蛋白原濃度> 0.8g/L即使凝血因子只有正常的30%,凝血功能仍可維持正常。即患者血液置換達全身血液總量,實際上還會有三分之一自體

27、成分(包括凝血因子)保留在體內,仍然有足夠的凝血功能。應當注意,休克時凝血因子沒得到及時糾正,可導致消耗性凝血障礙。FFP的使用必須達到10~15ml/kg才能有效。,內科輸血指南(1),一、紅細胞 用于紅細胞破壞過多、丟失或生成障礙引起的慢性貧血并伴缺氧癥狀。血紅蛋白< 60g/L或紅細胞壓積< 0.2時可考慮輸注。,內科輸血指南(2),二、血小板 血小板計數(shù)和臨床出血癥狀結合決定是否輸注血小板。血小板輸注指征為

28、: 1.血小板計數(shù)> 50×109/L,一般不需輸注。 2.血小板計數(shù)(10~50)×109/L,根據(jù)臨床出血情況決定,可考慮輸注. 3.血小板計數(shù)< 5×109/L,應立即輸血小板防止出血。 4.預防性輸注不可濫用,防止產生同種免疫導致輸注無效。有出血表現(xiàn)時應一次足量輸注并測CCI值。,內科輸血指南(3),CCI=(輸注后血小板計數(shù)-輸注前血小板計數(shù))(1010) &

29、#215;體表面積(m2)/輸入血小板總數(shù)(1011)注:輸注后血小板計數(shù)為輸注后1h測定值.CCI >10者為輸注有效.,三、新鮮冰凍血漿 用于各種原因(先天性、后天獲得性、輸入大量陳舊庫血等)引起的多種凝血因子Ⅱ、Ⅴ、Ⅶ、Ⅸ、Ⅹ、Ⅺ或抗凝血酶Ⅲ缺乏,并伴有出血表現(xiàn)時輸注。一般需輸入10~15ml/kg體重新鮮冰凍血漿。,內科輸血指南(4),四、新鮮液體血漿主要用于補充多種凝血因子(特別是Ⅷ因子)缺陷及嚴重肝病患

30、者。五、普通冰凍血漿主要用于補充穩(wěn)定的凝血因子。,內科輸血指南(5),內科輸血指南(6),六、洗滌紅細胞 用于避免引起同種異型白細胞抗體和避免輸入血漿中某些成份(如補體、凝集素、蛋白質等),包括對血漿蛋白過敏、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患者、高鉀血癥及肝腎功能障礙和陳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的患者。,七、機器單采白細胞懸液主要用于中性粒細胞缺乏(中性粒細胞<0.5~109/L)、并發(fā)細菌感染且抗菌素治療難以控制者,

31、充分權衡利弊后輸注。,內科輸血指南(7),內科輸血指南(8),八、冷沉淀 主要用于兒童及成人輕型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纖維蛋白原缺乏癥及ⅩⅢ因子缺乏癥患者,嚴重甲型血友病需加用Ⅷ因子濃縮劑。,內科輸血指南(9),九、全血用于內科急性出血引起的血紅蛋白和血容量的迅速下降并伴有缺氧癥狀。血紅蛋白< 70g/L或紅細胞壓積< 0.22,或出現(xiàn)失血性休克時考慮輸注,但晶體液并用膠體液擴容仍是治療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輸血方

32、案。,治療中至少要查3項指標:血小板計數(shù)正常對照1.5倍應輸新鮮冰凍血漿纖維蛋白原<0.8g/L應輸冷沉淀:每袋冷沉淀中含纖維蛋白原200~300mg每10Kg體重輸冷沉淀1~1.5單位,內科輸血指南(10),1、決定輸血冶療前,經治醫(yī)師應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輸同種異體血的不良反應和經血傳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屬的同意,并在《輸血冶療同意書》上簽字。2、申請輸血應由經治醫(yī)師逐項認真填寫《臨床輸血申請單》,由主治醫(yī)

33、師核準簽字,連同受血者血樣于預定輸血日期前送交檢驗科備血。,臨床輸血注意事項,臨床輸血注意事項,3、宣傳和組織學習合理用血及成份輸血的相關知識,嚴格掌握臨床輸血指征,杜絕輸安慰血、營養(yǎng)血、人情血。4、血液資源必須加以保護、合理應用,避免浪費,杜絕不必要的輸血。5、患者輸血前檢測是否有傳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HIV、丙型肝炎、梅毒)是輸血安全的保證。,輸血期間或輸血后發(fā)熱,)  非溶血性發(fā)熱輸血反應。這是輸

34、血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屬即發(fā)反應。在輸血期間或輸血后1-2小時內發(fā)生,患者體溫升高1℃以上,并排除其它發(fā)熱原因即可診斷。常表現(xiàn)為寒戰(zhàn),發(fā)熱,惡心,嘔吐,出汗,皮膚潮紅(多無尋麻疹等,與過敏反應鑒別),多無血壓下降(與溶血性輸血反應鑒別點)。主要由于接受腧穴患者血漿內含有抗白細胞或血小板抗體,蛋白質、細菌等污染血液輸血用具。處理予解熱止痛藥,抗組胺藥,減少或停止輸血。,輸血期間或輸血后發(fā)熱,溶血性輸血反應。這是輸血最嚴重的并發(fā)癥,有即發(fā)性和延

35、遲性溶血性輸血反應。表現(xiàn)為發(fā)熱,發(fā)冷,惡心嘔吐;呼吸急促,心動過速,血壓降低;貧血,血紅蛋白尿,血紅蛋白下降,血漿呈紅色,尿隱血試驗陽性,手術區(qū)滲血,黃疸,胸背痛(與細菌性污染反應,過敏反應的主要鑒別要點)。原因由于輸血供者與受者之間免疫不相合,輸入未發(fā)現(xiàn)的抗體,輸血時同時輸入低滲液體等。處理予立即停止輸血,保持靜脈通道通暢,抗休克,防治ARF和DIC,必要時考慮換血治療,血液透析等,再輸血時嚴格交叉配血。,輸血期間或輸血后發(fā)熱,過敏反

36、應 主要表現(xiàn)為尋麻疹(與溶血性輸血反應,細菌性污染反應鑒別點),也可以出現(xiàn)發(fā)熱,發(fā)冷,嚴重時也可以出現(xiàn)出汗,皮膚潮紅,血壓下降,休克等。主要由于輸入血液,血漿蛋白和血液成分制品含有IgA抗體或受血者體內已存在相應的IgE抗體。處理予立即停止輸血,抗組胺藥,地塞米松,腎上腺素,必要時插管,氣管切開等搶救處理,輸血期間或輸血后發(fā)熱,細菌性污染反應 大多數(shù)發(fā)生在輸血期間(與一般的感染相鑒別),也有發(fā)生在輸血后,如輸完血小板后1---3小時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