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村小學如何加強留守兒童的感恩教育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談農村小學如何加強留守兒童的感恩教育【摘要】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城鎮(zhèn)化和工業(yè)化發(fā)展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的問題。學校作為感恩教育的主陣地,就要充分利用好各種契機,適時的對留守兒童進行感恩教育。農村小學要將感恩教育作為留守兒童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堅持主體性、發(fā)展性、體驗性和整體性等教育原則,從宣傳、教學、實踐和情感等方面積極探索感恩教育途徑?!娟P鍵詞】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所謂的農村留守兒童指的是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qū)工作,孩子留在戶

2、口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一起的兒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或父母早出晚歸打臨工而無法照顧的兒童。感恩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美德。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群體,感恩意識十分淡薄,加強他們感恩意識的培養(yǎng),關系到我們整個民族的未來。所以,做好農村小學留守兒童感恩教育工作,是一項重要而又緊迫的任務,應當充分引起社會、家庭、學校的關注與關愛。一、農村留守兒童感恩言行的現(xiàn)狀我校是重慶市巫山縣偏遠鄉(xiāng)鎮(zhèn)的一所農村小學,現(xiàn)有的評估;

3、健全感恩教育規(guī)章制度,明確規(guī)定師生言行舉止,如會唱哪幾首感恩歌曲,必須參加學校的有關活動、會議,必須規(guī)范使用文明禮貌用語等;明確各部門、各組室分工職責,加強教師感恩教育工作的實績考評,確保感恩教育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2.營造校園感恩文化氛圍。(1)從環(huán)境布置著手。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從整體上規(guī)劃,從細微處著手,緊緊圍繞“感恩”這個主題進行設置,讓全體師生置身于感恩文化氛圍之中。如感恩石、感恩林、感恩長廊、感恩詩、感恩畫、感恩標語、感恩故事、感

4、恩鈴聲、感恩歌曲等。(2)從宣傳陣地入手。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紅領巾廣播站、校園櫥窗等渠道對學生進行感恩文化宣傳。古今中外名人、周圍同伴的感恩故事、社會各界的先進事跡等,讓“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的感恩思想充滿校園。(3)從教師行為入手。感恩教育講究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并不是簡單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也不是嚴格要求就行,教師要以身作則,做好學生的楷模,要讓學生從老師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一言一行中潛移默化地學會知恩和感恩,決不能口是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