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0/19/23/2c7667a5-cd16-4fea-81d0-2acde96dd80a/2c7667a5-cd16-4fea-81d0-2acde96dd80apic.jpg)
![文藝心理學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10/19/23/2c7667a5-cd16-4fea-81d0-2acde96dd80a/2c7667a5-cd16-4fea-81d0-2acde96dd80a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藝心理學》是著名美學家朱光潛先生美學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xiàn)代較早較系統(tǒng)的美學專著之一。全書以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外國現(xiàn)代美學理論與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相結合,論述了美感經驗、文藝與道德等諸多問題,同時對西方一些主要美學流派進行了介紹。《文藝心理學》是中國美學史上最重要的經典名著之一,適用于廣大美學、文學愛好者?!段乃囆睦韺W》以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方式,將外國現(xiàn)代美學理論與中國古代美學思想相結合,論述了美感經驗、文藝與道德等
2、諸多問題,同時對西方一些主要美學流派進行了介紹,是中國美學史上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編輯本段編輯本段作者自白作者自白這是一部研究文藝理論的書籍。我對于它的名稱,曾費一番躊躇。它可以叫做《美學》,因為它所討論的問題通常都屬于美學范圍。美學是從哲學分支出來的,以往的美學家大半心中先存有一種哲學系統(tǒng),以它為根據(jù),演繹出一些美學原理來。本書所采的是另一種方法。它丟開一切哲學的成見,把文藝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當作心理的事實去研究,從事實中歸納得一些可適用
3、于文藝批評的原理。它的對象是文藝的創(chuàng)造和欣賞,它的觀點大致是心理學的,所以我不用《美學》的名目,把它叫做《文藝心理學》。這兩個名稱在現(xiàn)代都有人用過,分別也并不很大,我們可以說,“文藝心理學”是從心理學觀點研究出來的“美學”。這部書還是我在外國當學生時代寫成的。原來預備早發(fā)表,所以朱佩弦先生(朱自清,字佩弦——編者注)的序還是1932年在倫敦寫成的。后來自己覺得有些地方還待修改,一擱就擱下了四年。在這四年中我拿它做講義在清華大學講過一年,
4、今年又在北京大學的《詩論》課程里擇要講了一遍。每次講演,我都把原稿更改過一次。只就分量說,現(xiàn)在的稿子較四年前請朱佩弦先生看過的原稿已超過三分之一。第六、七、八、十、十一諸章都完全是新添的。在這新添的五章中,我對于美學的意見和四年前寫初稿時的相比,經過一個很重要的變遷。從前,我受從康德到克羅齊一線相傳的形式派美學的束縛,以為美感經驗純粹地是形象的直覺,在聚精會神中我們觀賞一個孤立絕緣的意象,不旁遷他涉,所以抽象的思考、聯(lián)想、道德觀念等等都
5、是美感范圍以外的事?,F(xiàn)在,我覺察人生是有機體;科學的、倫理的和美感的種種活動在理論上雖可分辨,在事實上卻不可分割開來,使彼此互相絕緣。因此,我根本反對克羅齊派形式美學所根據(jù)的機械觀和所用的抽象的分析法。這種態(tài)度的變遷我在第十一章——《克羅齊派美學的批評》——里說得很清楚。我兩次更改初稿,都以這個懷疑形式派的態(tài)度去糾正從前尾隨形式派所發(fā)的議論。我對于形式派美學并不敢說推倒,它所肯定的原理有許多是不可磨滅的。它的毛病在太偏,我對于它的貢獻只
6、是一種“補苴罅漏”。做學問持成見最誤事。有意要調和折衷,和有意要偏,同樣地是持成見。我本來不是有意要調和折衷,但是終于走到調和折衷的路上去,這也許是我過于謹慎,不敢輕信片面學說和片面事實的結果。編輯本段編輯本段目錄目錄第一章美感經驗的分析(一)——形象的直覺第二章美感經驗的分析(二)——心理的距離第三章美感經驗的分析(三)——物我同一第四章美感經驗的分析(四)——美感與生理化身,是美學老人。他寫的《西方美學史》直到80年代,仍是中國惟一
7、一部系統(tǒng)介紹外國美學史的著作;《談美》則是為青年人寫的,增加他們審美力的通俗讀物;《文藝心理學》建立了朱光潛先生的美學體系,在中國,能有自己體系的美學家至今寥若晨星。此外,朱光潛先生翻譯了大量的西方美學著作,如果柏拉圖、萊辛、黑格爾、克羅齊、考德威爾這些西方美學大師地下有知,會感謝朱光潛先生辛勤的譯介之功的。這些譯作幾乎成為不可超越的典范。朱光潛先生早年留學歐洲,一心沉溺美學研究,遍覽群書,博聞強記,很快便成為了康德—克羅齊形式主義美學
8、信徒。到了晚年,他從頭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美學觀,修正了自己美學中過分形式化的主張。朱光潛先生主張人生的藝術化,他認為只有美才可以拯救人的心靈。但是,他像許多大學問家一樣,言行有不一致的地方:他重視了心靈的美卻忽視了外在的美。他穿著古舊的衣服,叼著大煙斗,從煙斗中發(fā)出的濃煙在他的銀發(fā)旁邊白皚皚升騰。這就是他留給人們記憶中的形象。他藏在眼鏡片后邊的眼睛永遠是沉思的。就是這位老人,他在87歲高齡仍然用顫抖的手翻譯了維柯的《新科學》。他一生追求著
9、美,傳揚著美,最后化為一座橋梁,從他身上,人們既可以回顧美學豐富的過去,也可以展望美學光輝的未來?!段乃囆睦韺W》從心理的角度來研究美。什么是美呢?這不是一個不用回答的人人都清楚的問題。比如,鮮艷的花朵往往在人們眼中是美的,但是,我們能說花本身是美的嗎?如果花本身是美的,那為什么在我們心里想著別的事情或者煩惱痛苦的時候,我們會不覺得花美呢?可見,花美不美和人的心理狀態(tài)有直接的關系?!段乃囆睦韺W》就是這么一本從心理的角度出發(fā),告訴我們什么才
10、是美的書。它系統(tǒng)介紹了西方現(xiàn)代美學著作,行文如行云流水,飄逸灑脫,是朱光潛先生代表作。寫這本書的每一章,朱先生都要查閱幾十部書才敢下筆,但是,讀者一點都看不出其艱澀和費力的地方,相反會得到一種開啟心智的愉悅。內容便概1美和概念無關,是一種在聚精會神的狀態(tài)下的心理享受。就像一個嬰兒,父母告訴他面前的物體是一棵松樹,他便記住了松樹的形象,這個時候,他的頭腦中不會出現(xiàn)另外一棵松樹的形象,因為,他沒有“松樹”這個概念,所以也(轉載自管理資料下載
11、網,請保留此標記。)不知道松樹的抽象的特點,而只是有一棵松樹具體的形象。此時他獲得的知識是“直覺”,等他大了,他會進一步獲得“松樹”的理性認識。審美就是這種“直覺”下才產生的心理享受。我們在欣賞一棵松樹的美的時候,腦里完全被這棵松樹的形象所吸引,忘記了周圍的一切。植物學家看到松樹,一心關心松樹的生活習性,關心它的植物特性,這個時候他是不能進入審美的,因為他持著科學的態(tài)度;另一類人,一心只想著把這松樹砍回家去會有什么用處,結果,他也沒有享
12、受到松樹給他的美,因為他持著實用的態(tài)度。排除了實用的和科學的態(tài)度,又不考慮事物的抽象共性,只專注它給你的完整形象,這個時候,美才能產生。這就是物我兩忘的境界。2審美要有種距離。莎士比亞寫過一部關于夫妻猜疑的悲劇,叫做《奧賽羅》。假如一個人素來疑心妻不忠實,受過很大的刺激,一定比尋常人更能了解劇中奧賽羅的痛苦,他本來更應該從此劇中得到審美的享受的,可是正因為他事事都把劇情和自己的身世聯(lián)系起來,限制了他對全劇其他內容的理解,不能真正達到欣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文藝心理學
- 自考文藝心理學試題.
- 文藝心理學之弗洛伊德心理學
- 文藝心理學自考復習資料
- 自考文藝心理學復習資料
- 文賦的文藝心理學思想探析
- 新時期文藝心理學研究透視.pdf
- 《文藝心理學》對音樂審美的闡述
- 文藝心理學各章課后練習答案
- 文藝心理學教程課后習題答案[精華]
- 自考文藝心理學歷年試題答案
- 中國文藝心理學知識的形成.pdf
- 《文賦》的文藝心理學思想探析_16611.pdf
- 自考-文藝心理學歷年試題-答案~及精華資料
- 郭沫若的翻譯對其創(chuàng)作影響的文藝心理學解讀
- 六朝文藝心理學思想的兩個突破
- 從混蒙到理性——先秦初期文藝心理學思想初探
-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文藝心理學自學考試大綱
- 從混蒙到理性——先秦初期文藝心理學思想初探.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