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赤霉烯酮(ZON),又稱F2毒素,是由三線鐮刀菌、尖孢鐮刀菌、串珠鐮刀菌等菌種產生的一種雌激素真菌毒素。ZON其主要存在于玉米和玉米制品中,在小麥、大麥、高粱和大米中也有一定程度的分布。ZON及其代謝物具有較強的生殖毒性和致畸作用,可引起動物發(fā)生雌激素中毒癥;ZON及其代謝物還能直接通過污染的谷類等作物進入人和動物體內引起中毒。我國是藥用植物資源大國,藥用植物從生長、采集、貯存以及加工過程中均可能污染ZON及其代謝物。因此,為了保障
2、用藥安全,完善我國藥用植物安全控制體系,很有必要對藥用植物中ZON及其代謝物進行研究,建立毒素的檢測方法,制訂其合理的限量標準。
到目前為止,國內外報道的分析方法大多僅限于對食品、農產品以及飼料中ZON及其代謝物的分析,對中藥中ZON及其代謝物的分析,目前還是空白。因此對中藥中ZON及其代謝物測定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由于在植物體內玉米赤酶烯酮(ZON)主要代謝為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故本論文著重研究了中藥中ZON
3、和α-ZOL毒素的檢測方法,通過采用HPLC-FLD,HPLC-DAD和LC-MS/MS等先進分析方法建立了中藥中ZON和α-ZOL毒素的檢測方法。主要研究內容和結論如下:
(1)建立了中藥中玉米赤霉烯酮(ZON)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檢測法檢測方法(HPLC-FLD)。
樣品經甲醇-水(80:20,V/V)混合溶劑提取,經過PBS緩沖液稀釋,免疫親和柱(IAC)凈化,采用H
4、PLC-FLD檢測了中藥中的ZON和α-ZOL毒素,并對測定結果進行了HPLC-ESI-MS/MS確證。該方法的線性范圍為0.01-2.5μg/mL(ZON和α-ZOL的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99),在30-300μg/Kg添加水平下,不同中藥基質ZON的回收率為85.8%-96.1%,相對標準偏差在2.6-7.1%之間;α-ZOL的回收率為89.8%-98.7%,相對標準偏差在1.9-9.2%之間。該方法ZON的最低檢測限為4μg/k
5、g,αZOL的最低檢測限為4μg/kg。該方法的最低檢出濃度,回收率的RSD均符合檢測規(guī)定。運用該方法對105個中藥樣品進行了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所有的11個樣品(其中8個是薏苡仁樣品)中均不同程度的含有ZON毒素,其污染水平在7.5—295.8μg/kg之間,未檢測到α-ZOL。該方法凈化效果好,靈敏度高,操作簡便,結果準確可靠,可用于中藥中ZON和α-ZOL的檢測分析。
(2)建立了中藥中玉米赤霉烯酮(ZON)毒素和α-玉米
6、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譜-二極管陣列檢測法(HPLC-DAD)檢測方法。
樣品經甲醇-水(80:20,V/V)混合溶劑提取,通過ZONrala testTM HPLC免疫親和柱凈化,采用HPLC-DAD測定樣品中ZON和α-ZOL的含量。流動相為乙腈-水(50:50,V/V);流速:1.0mL/min;柱溫:25℃;檢測波長:236nm,進樣量:20μL。方法的線形范圍為0.01-2.5μg/mL。在30-
7、600μg/kg添加水平下,不同中藥基質ZON的回收率在83.8-98.1%,相對標準偏差在2.6-7.3%,α-ZOL的回收率在88.4-95.5%,相對標準偏差在1.9-6.2%,ZON的最低檢測限為9.0μg/kg,α-ZOL的最低檢測限為7.5μg/kg。該方法凈化效果好,通用性強,操作簡單,結果準確可靠,可用于中藥中ZON和α-ZOL的常規(guī)監(jiān)測分析。比較分析了HPLC-FLD,HPLC—DAD兩種方法,結果表明兩種方法均可用于
8、中藥中的ZON和α-ZOL的檢測控制。HPLC-FID檢測方法靈敏度較高,可用于污染水平較低的樣品檢測:HPLC-DAD檢測方法檢測限相對較高,但DAD檢測法除能提供色譜圖以外,能同時得到標準品相應出峰位置的光譜圖,可減少假陽性結果的產生,因此可用于中藥中ZON和α-ZOL的常規(guī)監(jiān)測分析。
(3)建立了檢測中藥中玉米赤霉烯酮(ZON)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毒素的高效液相色譜-串聯(lián)質譜法(LC-ESI-MS/MS)
9、。
樣品經乙腈-水(80:20,V/V)混合溶劑提取后,經甲醇-水溶液(80:20,v/v)提取,免疫親和柱凈化,C18分析色譜柱分離,以0.1%(v/v)甲酸-水/0.1%(v/v)甲酸.乙腈為流動相,采用梯度洗脫方式進行液相色譜分離,多反應監(jiān)測模式,以染料木素為內標進行定量。在0.1-500 ng ml-1范圍內,ZON和α-ZOL的線性相關系數(shù)分別為0.9981和0.9988。通過添加回收試驗,兩種毒素的定量限(S/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玉米赤霉烯酮
- 谷物中玉米赤霉烯酮酶聯(lián)免疫檢測方法的研究.pdf
- 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輻照降解技術研究.pdf
- 常用飼料原料中玉米赤霉烯酮和嘔吐毒素含量研究.pdf
- 玉米赤霉烯酮的微生物脫毒研究.pdf
- 玉米赤霉烯酮檢測試劑盒說明書
- 建立IAC-HPLC檢測谷物中的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pdf
-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酶高效分泌表達及其酶學特性研究.pdf
- 熒光分子印跡聚合物檢測玉米赤霉烯酮的研究.pdf
- 霉菌毒素脫毒劑BZ對玉米赤霉烯酮的脫毒效果研究.pdf
-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研究.pdf
- 玉米赤霉烯酮單抗的制備及初步應用.pdf
- 玉米赤霉烯酮對睪丸間質細胞的毒性作用.pdf
- 降解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酵母菌的篩選及其降解機制初探.pdf
- 玉米赤霉烯酮誘發(fā)睪丸間質腫瘤機制的體外研究.pdf
- 抗玉米赤霉烯酮和抗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抗體的制備及性質分析.pdf
- 玉米赤霉烯酮脫毒劑的篩選及其效果和機制初步研究.pdf
- 一株高效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細菌的研究.pdf
- 玉米赤霉烯酮在玉米油精煉過程中的含量變化.pdf
- 玉米赤霉烯酮降解菌的篩選、鑒定以及降解機理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