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929c253e-f7ba-4d58-85b1-98a7d9b50cb6/929c253e-f7ba-4d58-85b1-98a7d9b50cb6pic.jpg)
![參與調節(jié)AM真菌共生的關鍵ZmPIN基因篩選及功能分析.pdf_第1頁](https://static.zsdocx.com/FlexPaper/FileRoot/2019-3/1/8/929c253e-f7ba-4d58-85b1-98a7d9b50cb6/929c253e-f7ba-4d58-85b1-98a7d9b50cb61.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玉米(Zea mays)作為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之一,其生長和發(fā)育受到環(huán)境中生物和非生物逆境因子的脅迫,嚴重地制約玉米的產(chǎn)量和品質。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可與玉米形成的共生體,不僅能提高宿主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營養(yǎng)元素和水分,還能增強植株的抗逆性。前期發(fā)現(xiàn),AM真菌可顯著促進玉米側根的生長,這可能由于AM真菌侵染改變植物根部生長素的重新分布從而誘導側根的增多,然而,其調節(jié)機制仍需進一步分析。至此,本研
2、究以AM真菌(Glomus versiforme)和玉米共生體為研究對象,通過AM真菌侵染后的玉米轉錄組分析結果,解析調控的關鍵調控網(wǎng)絡,利用玉米PIN基因家族的生物信息和誘導表達模式分析,發(fā)掘調節(jié)玉米根系生長素重新分布的關鍵PIN基因,并通過體外百脈根毛根體系和水稻穩(wěn)定轉化驗證該基因在調節(jié)生長素分布及側根生長中的作用。主要結果如下:
1.選取AM真菌侵染30天后的玉米側根,以未處理的根作為對照進行轉錄組分析,結果分析表明,7
3、1%以上序列可以mapping到玉米參考基因組上,23997個基因的表達量顯著上調,3721個基因的表達量被下調。GO富集分析可知,差異表達基因主要參與調控ATP、DNA和金屬離子結合相關。KEGG Pathway分析發(fā)現(xiàn)差異表達的基因主要分布在代謝通路,其次為植物激素信號通路和植物真菌互作通路。
2.依據(jù)PIN基因家族的Mem trans結構域特征,篩選玉米全基因組,發(fā)現(xiàn)14個玉米PIN同源基因,可以將其分為三個亞家族。熱圖
4、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ZmPIN5b和ZmPIN10b基因在任何組織中都不表達,而ZmPINY基因在所有組織中均表達。在玉米主根中均有表達的基因有ZmPIN1a-1d、ZmPIN8、ZmPIN10a、ZmPINY,尤其ZmPIN1a、ZmPIN1b基因在根中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
3.利用RT-qPCR分析ZmPIN家族基因在AM真菌侵染后的表達模式,發(fā)現(xiàn)ZmPIN5c、ZmPIN10b、ZmPINX在二者共生30d后表達開始上調,而Z
5、mPIN5c和ZmPINX基因在共生整個過程均表現(xiàn)上調趨勢,ZmPIN10b基因僅在誘導初期具有較高的表達水平;與此相反地,ZmPIN1a、ZmPIN1c、ZmPIN9基因的表達量在AM真菌侵染前后基本不改變;ZmPIN1b、ZmPIN1d、ZmPIN2、ZmPINY基因在共生早期階段表達量均下降,但在后期表達量上升。
4.根據(jù)誘導表達分析結果,選取ZmPIN1a,ZmPIN5c,ZmPINY三個PIN家族基因,構建過表達(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轉Bt基因棉對AM真菌共生特性及共生效應的影響.pdf
- 血糖調節(jié)相關基因的功能分析.pdf
- 楊樹應答脅迫NAC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水稻胚乳發(fā)育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擬南芥滲透脅迫應答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棉花乙烯合成關鍵基因參與細胞伸長發(fā)育的功能分析.pdf
- 水稻外稃形態(tài)建成基因的遺傳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AM真菌磷轉運基因及其受體功能研究.pdf
- 西瓜嗜酸菌致病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錐栗優(yōu)勢共生菌根真菌篩選.pdf
- 胡蘿卜軟腐果膠桿菌致病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大豆DREB基因的功能分析及互作蛋白的篩選和鑒定.pdf
- Bt棉對AM真菌功能基因表達及代謝酶活性的影響.pdf
- 白粉菌誘導下小麥早期反應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360.楊樹應答鹽脅迫wrky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
- 中黑盲蝽信息素合成相關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不結球白菜冷誘導差異表達基因的篩選及功能分析.pdf
- 參與秀麗線蟲衰老神經(jīng)調控遺傳位點的篩選及其功能分析.pdf
- 葡萄ERF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 水稻OsSRT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